本文目录
在我这漫长的一生中,没什么比持续学习对我帮助更大。——芒格
我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却不是个会学习的人,事实的确如此。过去几年,我接触过运营、产品、编程、写作、keynote、摄影、书法、羽毛球……花了大把时间和金钱,至今没有一项精通。看似很努力,都是浅尝辄止。
把生命浪费在浅尝辄止的学习上,就像西西弗斯每天重复推巨石上山,徒劳过后只能骂当初自己不争气。如果能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时间也许会少浪费一些,成绩也会多一些。正如苏联发明家贝贝托描述创新的不易:
你踯躅前行,找到一条羊肠小道。路到尽头,悬崖绝壁,你只好又折回,经历了无数次挫折,你终于到达了最高峰。回首俯望,你才发觉,走过的路混乱而无序。此时你突然注意到,原来有一条阳关大道就在你的身旁。如果早知道有这条路,到达顶峰就会容易得多,也快得多。
是的,路到尽头,悬崖绝壁,仰望高峰而不得,要是早点找到「这条路」,登临顶峰应该能更顺利些。想学又总学不好的困境让人很困惑,又很不甘心。回头看过去,令人吃惊的是我从未花时间认真升级过学习方法,而且还总是重复简单的套路。
我的学习失败史
2013年,我和一位师姐约定练字一年。一整年,雷打不动每天抄一篇字几乎没有间断过。有次在香港旅行,夜里十二点蹲在狭窄宾馆的储物柜边上坚持练字。可一年过去之后,写出的字还是很丑。究其原因是我是机械地抄了一年字帖,没有刻意练习基本笔画,很少花时间去了解书法相关的知识和技巧,也从未请教过书法上有研究的朋友。虽然意外带动了一些天南海北的朋友一起练字,但回到最初的目标,我的字迹并没有改观。
2015年1月底,我在朋友圈发起了「跟instagram学摄影」的学习计划,每天从近 200 个 instagram 大V 的图片中选出 9 张美图认真揣摩并发到朋友圈,前后坚持了 43 天。
跟大V学摄影的直接益处是建立了一个丰富并且优质的素材库,帮助我在拍照时脑海中浮现出相关的参考样式。但是一年多了,除了偶尔看看一些微信文章,我几乎没花过时间去了解关于器材、色彩、构图、人物/风景/建筑等知识。除了发朋友圈得一些点赞,从没有和专业摄影师有过交流和深入学习。我很清楚,相比拍摄,我更擅长修图。一条野路子走下来,没有对一些基本技巧做刻意练习,照片质量一直停留在一个台阶上。
2015年12月,我在朋友圈发起了另外一个学习计划,试图找出「10w+文章炼成的规律」。每天从大量的10w+微信文章中选出少量不错的文章,学习其写作手法和运营思路,和「跟 instagram 学摄影」是一个套路。这次学习我没有设定截止时间,20天后不再继续在群内更新内容,当然我也从未策划出阅读量10W+的文章。
2016年4月,从新媒体运营转到产品,苦于自学产品无门,偶然看到纯银的《自学方法》,他建议产品新人可以通过写产品分析来积累产品感觉,于是我便有了做「90天产品研习」的计划。
最开始我的计划是这样的:
1.每天找出一款应用中最打动自己的一点去写笔记,旨在通过长期把玩多款产品,了解优秀产品结构、设计细节以及积累产品感觉。
2.每周深度分析1款顶级应用,分析包括商业模式、产品架构、运营模式、开发流程、团队成长故事等,旨在通过顶级应用不断灌注优秀的产品设计理念,掌握科学高效的产品设计方法,学习如何从零到一创造出一款顶级应用。
3.专注于知识积累而非自我表现,不做打卡、建群等既耗时又损耗心力的行动
结果很容易预料,我又一次没有坚持下来,实际产出才不到20篇产品分析。
除了上面几个自发的学习计划,15年还报名了 Python 课、写作课,本以为能从此「武能敲代码,文能写小说」,最后没一样学会,反倒是对写作越来越畏惧。
自学的陷阱
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一直在学习,却一直没学会想要学习的东西?把几次学习经历同时摆在一起,可以看出一些行动规律,也许正是这些「自学陷阱」导致了学习的一次又一次半途而废。
1.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是「坚持xx天,学会xx技能」,这根本就是妄想。每学一样新的技能,就想着拉上一群人打卡监督鼓励,把学习简化成重复行动。没有科学计划的坚持只是掩饰战略上的懒惰,这个时候「学习」更多是缓解成长焦虑的策略,看似勤奋实际是逃避升级学习方法和改变习惯习惯的挑战。
2.自我感觉良好是糖衣炮弹。当你告诉自己要坚持多少天、已经坚持多少天时,实际上「有效学习时间」根本没几天。从来都没有一个衡量进步与学会与否的标准,打卡式的学习最终只会沦为精神安慰剂,事实上一直停留在最开始的阶段。
3.高估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许下壮志要坚持写作xx天、今年要读xx本书、早起xx天,真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每次都鼓励自己「这次不管怎样都会实现目标的」,低根本预料不到现实的复杂程度,也缺少实现目标的方法。最后陷入死循环,一年又一年的写下新年目标,然后一年又一年的半途而废。
4.没有在一开始集中全力积累基础知识。猴子下山,左手掰一根玉米,右手抱一个西瓜,扔了西瓜,去捡芝麻,我也如此。2016年三月有段时间帮公司课程制作keynote,原计划借这次机会多练习,把keynote变成一项随身技能,等到半年后需要的时候,依然拿不出优秀的作品。每进入一个领域,第一时间把精力集中在 20% 的关键知识上,然后在长时间或者间隔性的实践中一点点进步。如此这般,你磨炼的都是最重要的几个招式,而不是东戳戳西戳戳,半瓶水响叮当。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掌握这 20% 的关键知识?答案简单却不容易做到,去看最关键的书,问最关键的人,列出最关键的清单逐个突破。
拿摄影学习举例,除了基于兴趣刷 instagram ,找一本业界公认的「摄影手册」,比如「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从中提炼出一个45个大模块的知识系统,如器材、构图、色彩、人像、建筑,每段时间重点关注并快速积累其中一点,然后就是拍拍拍,寻找高手获得反馈,再接着拍拍拍。
重新定义学习
读到好书的时候,你会为作者的观点折服,想着印象这么深刻的内容肯定是不会忘记了,实际上没多久就记不起来了。有时候听别人授课也会这样,听课的时候感触很多,结束后很快又忘掉。
太多时候,我们把「学习」当成了「学会」。为什么会这样?也许问题的根源是我们所理解的「学习」和「有效的学习」完全不一样。
要想知道什么是学习?我们可以先问自己,什么不是学习?
- 读书是学习吗?
- 打卡是学习吗?
- 刷MOOC是学习吗?
- 写文章是学习吗?
- 看TED是学习吗?
- 开读书会是学习吗?
是,又不全是。马奇在《经验的疆界》中把「学习」发生的过程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学习做什么:寻找好的技术/工具、战略或合作伙伴;第二个是学习如何做:精炼并改进在某项技术、战略或合作伙伴上的能力,可以理解为对学习行为进行计划、监测和改进。第三是学习期盼什么:调整绩效目标。
所以,学习不只是回答「我要做些什么」,你不能奢望每天临摹字帖就能写出一手好字,不是每天看别人拍的美图就能拍出好照片,不是研读10w+文章就能写出有传播力的文字,不是光靠做产品分析就能设计出优秀的产品……这些努力并不是无用功,但它们只是学习的一部分。
我们往往关注学习做什么,却很少关注甚至不知道其他两个层面。学习知识或技能,靠的是组装系统、搭建框架、优化流程、拼接组块,把学习当做系统性工程,而不是妄想靠打卡式的单一动作实现学习目标。
学习就像是挖井找到维持生存的水源,你东戳西戳,浅浅挖几下,怎么能挖出一口活水。令人遗憾的情况是,有时候离水源只剩几米的时候就放弃了。为什么放弃?位置不对,工具不趁手,被其他事情干扰,都会阻碍找到那口梦寐以求的活水。
如果学习是挖井,我们可以把人简单分为浅层学习者和深度学习者。
浅层学习就是机械记忆、死记硬背,最后只能记住一些浅显的信息和简单操作,比如记住乘法表、字母表、人名、地名、简单的数学计算和使用电脑等,不断地重复数十次来记忆一个数学公式就是浅层学习。
浅层学习常常把从一本书中看到的、课上听到的信息作为孤立且不相关的事实来被动接受和记忆,为了通过考试、应付工作对学习内容进行粗略记忆,很少花心思去理解,更提不上通过练习让记忆长期保持。
所以浅层学习者实际上很懒,他们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除了机械重复简单的学习行动外,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到这里,至少我们可以回答「什么不是学习」——浅层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
可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浅层学习是深度学习的基础,但不能老是停留在浅尝辄止的状态。
问题来了,什么是深度学习的状态?
深度学习自20世纪70年代由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提出后,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
- Eric Jensen:深度学习是学习者必须经过一步以上的学习和多水平的分析或加工才能获得的新内容或技能。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进行复杂的高阶思维、精细的深度加工,还要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主动建构个人知识体系、深度掌握高阶技能并有效应用到真实情境中来解决复杂问题。
- Biggs、Entwise、Ramsden:深度学习者能够运用多样化的学习策略,如广泛阅读、整合资源、交流思想、建立单个信息和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应用知识来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来获取对学习材料的理解。
- Nelson Laird等:深度学习可以分为高阶学习、整合性学习、反思性学习。高阶学习关注学习者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整合性学习要求学习者整合多学科知识、多渠道知识、新旧知识信息等,而反思性学习则是对高阶学习和整合性学习的补充,强调通过对学习者自身思维方式、学习方式、问题解决过程等的反思和在真实情境中应用知识来学会学习和加深理解。
简单说,深度学习的姿态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和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多样化的学习策略来深度加工知识信息,建立多学科知识、多渠道知识、新旧知识信息之间的联系,培育出一棵独特的个人知识树并能在真实情境中应用所学解决复杂问题。
深度学习者更像是一个老猎人,在知识的丛林里凭靠各种生存策略自在地生活。
相对应的浅层学习,为了应付老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考试,被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书本知识、老师教授的内容进行简单复制、机械记忆、简单应用,不考虑学习目的和策略,忽视对知识的深层加工、深度理解和长期保持,更谈不上知识建构、迁移应用及问题解决。
那么,深度学习如何展开呢?深度学习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知识获取
预期和获取:深度学习源于学习者的内部动机,要求学习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保持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注意。获取就是信息进入你的眼睛和耳朵,阅读、课堂上记笔记以及个人的种种经历都是获取。获取阶段的目标是获取的信息要准确,信息量要尽量压缩。
激活原有知识:激活与陌生问题相关的深层知识和复杂技能,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习达人 Scott·Young 把这一步理解为建造一个四通八达的思想都市,假如说知识联系起来就是脑袋里的城市的话,那么这些城市一定是道路四通八达、路面整洁而且交通井然有序。
筛选信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深度学习者要对接触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挑选出需要进行深度加工的部分。
整合信息:为了在未来需要的时候轻松从长期记忆中调用知识,你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信息,并利用组块、必要难度等方法进行深加工整合到原有知识结构中。
2.知识转化
知识重组:一方面对新信息加深理解,牢固地存储在长期记忆中,另一方面是改造和重组原有经验,转变对知识概念的认识。
刻意练习:在变化的情境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初步习得新技能。
3.迁移应用
- 提取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 实践程序性知识:解决具体「怎么做」的问题
- 应用策略性知识:对内解决「计划、监测、调整」的问题
4.评估创造
评估:有一套标准评估自己是否达到了深度学习的目标,确保自己始终处于深度学习的路上,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节,及时改正。
创造:凭借积累的知识经验,联结不同学科,产生新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创造性方案,选出最优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便是深度学习的大致过程,这才是一个立志于「学会」的深度学习者姿态。
学习的迷思
多次学而不得教会我的是,学习是复杂工程,绝对不是单靠打卡重复就能轻松习得。关于「学会学习」,有一连串问题需要思考:
- 为什么学习计划总是失败?
- 为什么看过的书记不住用不上?
- 学习从哪里开始?
- 如何真正做到学会?
- 如何精通一项技能?
- 如何像专家一样思考和行动?
- 如何阅读最有效?
- 如何克服学习中的拖延症?
- 如何掌握多种思维模型解决问题?
- 学习中有哪些不易察觉的坑?
- 如何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 如何用23年时间初步掌握一门学科? ……
问题很多,每个都值得钻进去探索。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去研读相关的书籍、论文、MOOC,梳理出一套提升深度学习能力的方法,摆脱蜻蜓点水式的浅层学习,在实操的领域中反复练习,真正成为一个深度学习者。
学会「如何高效学习」这件事意义非凡,这是一生中随时要用到的技能,如果你想去火星,走着去一定到不了,至少你得坐火箭去,「学会学习」就是这支火箭。
未来一段时间,会和朋友们分享「深度学习力」这个主题,探索「学习」的一切,欢迎一起来打造这支火箭。
行动指南001
- 写出至少一个你不满意的学习经历,并试着分析为什么没有达到目标?如果重来你会怎么做?
- 写出至少一个你的成功学习经历,并试着分析是做了什么让你通过学习变得更加优秀了?
- 试着列举出你熟悉的领域里 20% 的关键知识,如果想不出,你打算如何找到它们?
- 你为升级学习效率做过哪些努力?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没用?
- 你做有哪些浅层学习的经历?哪些深度学习的经历?
- 你在深度学习的哪个环节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 列出两个学习习惯,一个好习惯,一个坏习惯。
- 写出三件为了打破坏学习习惯你将着手做的事情。
参考资料
- 《经验的疆界》詹姆斯·马奇
- 《创新算法》根里奇·阿奇舒勒
- 《如何高效学习》Scott·Young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研究》吴秀娟
感谢您的分享,我也有同样的经历和苦恼,总是学不得法,故而总雪儿不得,来回反复,感谢您的分享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