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革命》:修炼真正的沟通

在人们心灵深处,没有比渴望理解更强烈的需要了——希望他人聆听、尊重、重视自己的声音,希望能影响他人。大多数人认为,要具备影响力,关键在于良好的沟通——明白无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让言谈有理有据。事实上,稍加思索,你就会发现,别人在诉说时,你并非努力聆听并试图理解对方,而常常是忙于准备,看自己接下来该怎么说。而影响力的初显,始于他人发觉你正在受他们影响。——斯蒂芬·柯维

这两天一直在思考“如何有效对话?”,我相信这不仅是我个人的问题,同时也是很多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第五项修炼》、《必要的革命》、《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禅者的初心》、《谈话的力量》、《关键对话》找出来读了相关章节,试着整理出一些方法。

为什么人们习惯一味宣扬自己的观点,最后沟通效果总不好?

用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里的话讲

我对不同意见的习惯性反应,就是更起劲儿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我这么做通常并不带有怨恨情绪,只是真的认为我已经想得很透彻了,我的观点一定有确实的根据。不幸的是,这种做法的后果经常是催生两极分化的立场,或者是使讨论被迫终止,而我真正希望的伙伴关系的感觉感觉也消失了。

如果交流的双方都各执一词,一味宣扬自己的观点,那么各自都只能摸到大象的一部分,很难了解事物的全貌,做出有效地决定。

随着双方理性、冷静而又有力地宣扬自己的观点,各自的立场就会变得越来越僵硬。没有探寻的宣扬会引起更多的宣扬,发生越演越烈的“恶性竞争”。

是什么原因促使养成一味宣扬的毛病的呢?

很有可能是受环境教育的影响,从小学开始,老师、家长总是喜欢能说会道的小孩,我们也总是很羡慕那些站在演讲台、辩论赛上口若悬河的同学,相反,说话少或者说的没那么有文采长常常会显得暗淡无光,不被人重视。我们的教育里面从来没有教人怎么去倾听,怎么去感受他人的情绪。

整个社会都认为“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有说服力的辩论能力和影响他人的能力”,探寻他人观点的能力因而被忽视,得不到重视和推崇。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探寻往往被误认为是软弱的表现,是不确定的标志。多数成功人士在管理领域或专业领域达到今天的位置,是因为他们有能力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强势地获得他人的注意甚至赞同。他们通过宣扬和坚持己见而获得的成功,甚至可能因对其目标的投资行为和支持而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或者因有关工作风格和成绩的文章报道而得到强化。但是,当人们面对真正复杂的、需要挖掘集体智慧的难题时,生硬的宣扬和固执己见只会适得其反。

而我们的教育从未教过如何去探寻他人的观点,从来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富有成效地对话?

那什么又是“富有成效的对话”呢?

富有成效的对话交流的特点,是既有深度的探寻又有高度的宣扬;双方在表现出激情的同时也表现出好奇,既能坦然分享自己的观点,也随时准备仔细检查这些观点及其背后的假设。双方能预见到各自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看问题,也能善于学习和领会这些不同方式的原因。

既然“富有成效的对话”的状态是——宣扬与探寻的平衡,那么怎么习得这种平衡?

1、先通过问问题让宣扬停下来

这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有效实现有效对话的开始!

不断加强的宣扬,效果就像滚雪球一样,但还是可以通过问几个问题把雪球停下来。简单的问题,比如“是什么导致你才去这个立场?”以及“你能解释你的观点吗?”(你能提供“数据”或者经验来支持你的观点吗?)这些话都能给对话增加探寻和融合的元素。

2、单纯的宣扬是有限的

问问题是打破宣扬螺旋升级的关键,但是,如果团队或者个人没有学会把探寻和宣扬相结合,那么学习的能力就是很有限的。

单纯的探寻为什么是有限的呢?原因之一是,我们几乎总是有自己的观点,这与我们是否相信自己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无关。因此,仅仅是问许多问题的做法,就可能成为一种回避学习的方式——把我们自己的观点隐藏在不间断的问题高墙的背后。

而理想的方式是“相互的探寻”,就是每个人都把观点亮出来,供大家参考,创造一种真正的有脆弱感的氛围。

3、把宣扬和探寻结合起来

用纯粹宣扬的方式,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赢得辩论。而宣扬长探寻结合的方式,目标就不再是“赢得辩论”,而是找到最佳的论点。我们如何使用数据,如何解释抽象观念背后的推理。

在解释我们的立场背后的推理时,我们只暴露足够的推理,以便“证明”自己,而回避那些看上去论据很弱的地方。相反,当宣扬和探寻两者都高度活跃时,我们对揭露不连贯的数据和确认数据两者都持开放心态,因为我们愿意发现自己观点中的毛病。就像我们会暴露自己观点背后的推理,并且寻找其缺陷,同时努力去理解别人的推理。

要想呈现自己推理不难,但是在呈现推理之后还邀请对方来寻找自己推理的缺陷是很需要勇气和胸襟的。这会让自己处在一个脆弱的、不安全的、随时遭受攻击的区域,而每个人强大的自我保护机制就会在遭受攻击的时候或者之前就运转起来回避风险。要想把彼得·圣吉等人的方法用起来是很需要勇气“开放头脑和心胸”的啊!而勇气的获得恰恰是最难的。

在《禅者的初心》里说到,

禅道极重视坦率。你应该忠于自己的感受,忠于自己的心,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应该毫无保留,这样子可以让对方更容易了解你。

听别人说话时,你应该把所有的成见与主观意见摆在一边,就只是聆听对方说话和观察他说话的方式,不可以有太多对与错、善与恶的价值判断。我们应该只是聆听和接纳,这才是我们与人沟通的正确方式。

保持自然并以善解的方式体察别人所说的话或者所做的事,这实在很困难。

这和圣吉说的既不能不断宣扬同时以善解的方式探寻别人的表达不谋而合。“真正的沟通是以彼此的坦率为基础”,把内心中的推理以及推理的缺陷都拿到台面上探讨,进入深度的谈话。

关于“平衡宣扬与探寻的程序”,彼得·圣吉在《必要的革命》中给出了比较完善的方法,关键是要反复的在生活实际交流中实践和提升。

彼得·圣吉说:“作为资深宣扬者,我可以说,要找到使两者更平衡的方法,就需要耐心和坚韧不拔。”要想实现与他人富有成效的对话,绝不是一日之功,很有可能需要花费毕生的精力才能熟练掌握如何平衡探寻和宣扬的技能。

自我进化论

《游戏改变世界》:幸福操作指南

2012-11-30 22:00:00

自我进化论

二十多岁,是不是可以挥霍的光阴?

2015-2-17 23:00: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