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本作死指南与自救手册

如果我们不去问「为什么」而直接去探究现象发生的重要事实,事实往往会引导我们去找到答案。—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越努力结果越糟糕?

深夜失眠,明天你有一个重要的会议,你告诉自己「明天必须精神饱满的出席,什么也别想,我要赶快睡着……」。翻来覆去几个小时,你依然无法入睡,这时该怎么办?

你是单身,上一段感情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每天下班回到家里独自面对冷冰冰的空气,过年回家最头疼亲戚老是问你有没有对象。你困惑为什么找一个喜欢的人这么难,你如何改变孤单的状态?

你又跳槽了,和以往一样,上一份工作没过几天就失去了激情。你无法忍受每天重复看不到意义的工作,你希望有一天找到一份可以奉献青春的事业,你不断的跳槽,几年过后,除了外表上看起来成熟,你还和刚毕业时一样,迷茫而不知所措。

每到新年,人们都想着比起去年有一些改变,变得更加健康、富有、受人欢迎、工作有效率……可事与愿违,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努力,只是越努力反而结果越糟糕。

如何才能真正的获得「改变」?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本好书——《改变》,本书三位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与行为科学系临床教授,帕洛阿尔托心理研究院精简治疗中心的创始人和研究人员,他们依据群论和逻辑类型理论.提出了第二序改变的观点,强调解决问题本身,而非对问题的追本溯源。这本书介绍了一套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在新年的开始希望能为你带来改变。

变与不变的理论模型

《改变》在一开始就提供了看待「变化层次」的两个理论模型,一个是群论,另一个是逻辑类型理论。全书从这两个理论模型展开讲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原则。

群论,即是有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成员所组成的合集,有下面四个特点:

  • 1.群的成员无论如何组合、转化或运作,其结果仍为该群的成员,因而维持了群的结构。
  • 2.根据群的组合所加诸成员的一系列运作,过程可以有所改变,但是运作的结果不变。
  • 3.任何一位其他成员与该单位成员组合,其结果仍为该成员自身,也就是说单位成员保存了另一成员的本身。
  • 4.任何群的成员与其相对或相反成员组合,所得到的结果为单位成员。

逻辑类型理论是指从一个层次转到较高一个层次(即从成员转到种类)需要一个换挡、一种跳跃、一个超越或转型——一言以蔽之,即一种「变」。

群论和逻辑类型理论的区别在于:

  • 群论提供一个架构,以思索一种变化,该变化可以在某系统之内发生,但系统本身维持不变,即群只在第一序改变的层次上维持不变。
  • 任何一个群的特性,或任何特性的组合,都无法产生第二序改变。
  • 逻辑类型理论对于种类之内,也就是成员之间发生的事,并不在意。但是这一理论提供我们一个架构,以考虑成员和种类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某一逻辑层次转到更高一个层次所蕴含的的奇特转变。第二序改变总不改其不连续或逻辑跳跃的特性,在改变实际问题上所呈现的是一种不合逻辑与悖论。

群论和逻辑类型理论的区别可以用全书多次提到的经典游戏「九点连线」来举例:

《改变》:一本作死指南与自救手册

如何笔不离纸地以4条直线讲九个点连接起来?

人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是因为一开始就采用了一个假设——这9个点构成一个正方形,解决方案必须在正方形之内。而解决方案就是一个第二序改变,其诀窍在于冲出范围,而非画地自限。

我们都经验过被困在某种处境之中,即不管我们多冷静和逻辑地企图解套却只在原地打转,当我们处在困局之内即受限于第一序改变的观点之中时,解决之道就像是我们无法掌握与理解的一道闪电。从第二序改变的观点来看,它只是在同―逻辑类型中由一组假设转换到另一组而已。

因此,解决之道的发现有赖于尝试着自己关于问题的「假设」进行检视,而不是这些问题本身。

你是如何一步步「作死」的?

人们遇到问题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困在了死胡同里?这里有四种「作死」的方案,欢迎对号入座:

一、原地踏步:把解决之道变成问题

根据群的第四特性,不论造成偏离现场的是什么,只要利用其对立着,即可得到所要的变化。如果单一行动不足以改正偏离现象,只要持续加强统一行动,终将获得预期的效果,这样只会造成「解决之道成为问题」

比如禁止酗酒、色情工作的法令反而起不到预期的约束效果;劝说一个抑郁者要开心起来只会让他更悲伤;失眠时企图用意志力强迫自己入睡,只会更加睡不着。

二、可怕的简化

问题被直接忽视,「根本没有问题,谁认为有问题谁就是疯子,甚至被当做所有困难的唯一来源」。粗暴地简化问题会造成以下后果:

  • 谁承认问题的存在,就被视为坏人或者疯子,更别提解决问题了
  • 因处理不当而制造出来的新「问题」,是原来需要改变的问题变得极为错综复杂。

三、乌托邦症候群

乌托邦主义者的特征是问题明明误解,他却坚信有解决之道。「撞了南墙不回头」,罹患乌托邦症候群的「病人」常有下面三种形态:

1.自责型

只要当事人苦于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他就会觉得这是个人有所欠缺所导致的结果。

如果目标本身是乌托邦式的,当目标无法达成时,他不会怪罪于目标的理想性,而只能怪自己无能:我的生命应该更丰富,更有收获,而我却生活在平凡无聊之中;我对生命应该有强烈的感受,可是我却无法从内心唤醒这些感受。这一困境可能使人「退出社会」——忧郁、退缩甚至自杀。

2.浪子型

对即将展开的「行程」充满不切实际的期望,觉得「抵达目的地」完全不成问题。劝慰自己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重要的是旅程,而不是终点。这种旅人从来不抵达一个目的地,只是到处飘荡。那些永远的学生、完美主义者,以及每次在成功前开小差的人,是最好的例子。

这些「浪子」相信自己的人生早晚会出现一个神话,毫无问题地渡过人生的许多重要转折,而事实上所有人生的转折,通常都给人们带来不快、困扰和失望。

3.拯救型

认为自己站在真理的一边,肩负着改变世界的神圣使命。这些人认定自己失败了,一定是错在他人,自己没有任何责任。

四、悖论

「悖论」是指要求自己或者他人能够自动自发地做出改变,但是该改变行为是在被要求之下才做出的,所以也不可能是自动自发的。比如母亲希望孩子听从她认真做功课、主动收拾屋子的要求,不是被要求才做,而是因为孩子出于自己的意愿,自动自发去做。

可事实上,希望问题对象的改变是自发的,但是如果不主动干预,改变就有不会发生。类似的例子还有失眠症、证明「精神病人」精神正常等。

前面介绍几种问题形成的方案,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容易犯下面三种错误:

  • 对问题视而不见,应当有所行动,但无人采取行动
  • 问题明明误解,却坚信有解决之道。本不应当采取行动,却采取了行动
  • 在错误的层次上采取行动。即本该从更高的逻辑层次改变,却只采取了第一序改变。又或者当第一序改变足以解决困难时,却试图促成第二序改变。

问题的解决

在《改变》一书中所指的都是跳到更高逻辑层次的第二序改变,促成第二序改变4个原则:

1.第二序改变针对的是那些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正是问题无法解决的关键之处。

2.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往往是不可思议、不可预料、超乎常理的。

3.处理此时此地的情景;直接处理问题的结果而不是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重要的是问题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维特根斯坦曾说,「如果我们不去问『为什么』而直接去探究现象发生的重要事实,往往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会引导我们去找到答案。」

经常有人问到:个人目前的行为是否为他过去经验所造成的结果?当我们探究问题时,可以忽略过去的原因对现在所造成的影响吗?

市面上的「身心灵畅销书」引导读者回忆童年的创伤,告诉你今天情路不顺、人际不和、睡眠障碍的根源是儿时某一天父母给你烙下的创伤,你给自己当下的困境找到了「合情合理、有时还相当复杂」的解释,然后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一点用处。

你问自己为什么做着不喜欢的工作?为什么没有对象?为什么生活和梦想中的样子截然相反?然后你开始去分析,是因为家庭无法提供资源支持,是自己当年没努力学习,是老板不搭理你,是这个城市太冷漠,是现在的女孩眼光太高……你为自己的困境找了千百个理由,却从没认真想过做点什么。

一味探究过去经验中的成因,只是一种自我设限的「问题解决」方式。在有计划的介入问题时,最实用的方法不是去问为什么而是问是什么。了解此时此地到底是什么行为,使得问题持续不变?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才能使改变发生?

由此观点看,判断一个系统(个人、家庭、社会等)的优劣,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该系统是否能自行产生改变,是否能从一个无法停止的无止境的游戏中跳脱出来。

4.让问题情境超脱于人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时所掉入的悖论纠结的陷阱,并且将问题置于不同的解决问题框架之中。

我们通常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当事件A发生,而且情况令人无法忍受时,一般人依常理判断会认为如果阻止A发生,也就是用A的替换物或对立面来避免问题发生(即群论中的第四特性)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只会造成第一序的改变。只要问题的思考方式是以不是「A」就是「非A」的二分法来寻求答案,就将落入二选—的谬误中,陷于不是—就是二的选择困境里。

而第二序改变的原则是「不是『A』」,也不是「非『A』」。不局限于同一种类的选择,开始去质疑并拒绝原先拥有的受限于同种类中所作的选择,从而去思考梦解决问题的各种逻辑种类,不再局限于原先的种类之中。

在此基础上,促成第二序改变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重新框定问题」。

重新框定是指将人们赖以理解或经验某种情景的概念与情绪的假设或观点,改变成另一组同样也能「符合事实」(甚至更好)的设定,经过这一转换,该情景对人们的意义已全然改变。

重新框定涉及的人类经验:

  • 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是建立在我们将所知道课题(事物)分成不同的种类之上的。
  • 一旦某一客体被人们概念化成为一既定种类的一个成员,人们便很难把它视为同时属于另一种类的成员。
  • 如果一个人开始知道有关自己行为的理论后,他便不会被他束缚住,而能够自由的选择不在服从它。

成功的重新框定必须要能使这一问题由原先的参照架构离开而进入另一架构,而后者不能包含「不可改变」的启示在内。成功的重新框定需要将当事人的观点、期望、理由及假设都纳入考虑,需要一个能让问题改观的概念框架。重新框定并不是让我们注意到什么,不是产生什么洞察,而是教我们玩一个不同的游戏,以使得老把戏不再管用。

在最后,这本书提供了促成改变的四个步骤:

  • 1.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这是一个「假问题」还是「真问题」?
  • 2.探究目前为止已企图运用过的解决对策:哪种改变千万不要尝试?哪些维持情景不变的因素必须设法改变?
  • 3.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寻求「正确的问题」;用具体的词语界定目标;设定时间限制
  • 4.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

如果你应用了上面四个步骤问题仍然没有改观,试着检验以下几个常见问题:

  • 不切实际或不恰当的目标:在一些改变发生后,需要修正原先的目标
  • 所选择的介入方法的行知影响了结果
  • 未能利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来对当事人说明方法,并是他愿意接受与实行这个方法。

应用实例

来自豆瓣jack的笔记

多做无益

  • 问题:父母总是替儿子多太多事情,儿子想独立自主但沟通无效。
  • 解决:干脆什么都不做,全部推给父母,父母进而意识到,让儿子「断奶」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化暗为明

  • 问题:丈夫挑剔妻子,妻子刺激丈夫发怒,反复的争吵。
  • 解决:让丈夫去大街上和别人多多争吵,让妻子明白争吵主要来自情绪失控,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和丈夫争吵。

宣而不隐

  • 问题:演讲者害怕自己的紧张无法控制以至于当众出丑
  • 解决:演讲人在演讲之前,告诉听众自己非常紧张。

贝拉克的巧计

  • 问题:女孩在等待面试的过程中,非常紧张。
  • 解决:另外一位同样等待的男孩告诉她,应对的简单办法就是告诉面试官,他很英俊。

利用抗拒

  • 问题:精神病人总是推迟出院,说自己没准备好。
  • 解决:告诉他,应该长期呆在医院,不要出院,把精神病人推向绝望的边缘,他反而出院了。

仁慈的破坏

  • 问题:父母的说教对叛逆的青少年无效
  • 解决:父母以一种安静但是又有力量的方式来对待子女,让反抗变得不吸引人而且无用。

忽视的好处

  • 问题:老师越是关心问题少年,问题就越多。
  • 解决:有意忽视的行动来重新获得对方的重视。

学习问题

  • 问题:聪明的研究生对自己的报告质量有着乌托邦式的要求,一再拖延。
  • 解决:在2小时之内写出来。

对付乌托邦

  • 问题:一个具有远大不现实的生命目标的人是不会被轻易说服去修正目标的。
  • 解决:要求对方去超越自己的极限去落实这些目标。

魔鬼的约定

  • 问题:有些人会故意拖延不去做一些必要的事情。
  • 解决:让他只答应做还是不做。

如何实践本书?

作者一开始就点明了不要企图在书中找到一帖可立即采用的药方,这是阅读这本书的重要原则。

尝试去训练自己捕捉某个互动的过程,回想关系脉络中发什么了「什么」及「如何」发生,而不是事后自以为是地解释「为什么」,通过集中在微小、具体的目标上,通过缓慢的步骤来有效达成改变,是实践这本书的重要原则。

自我进化论

《引爆点》:以小博大的流行艺术

2015-12-19 23:00:00

自我进化论

《经验的疆界》:别做跳上热炉的猫

2016-6-16 15:00: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