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笔记:像鹰一样自在翱翔

禅修笔记:像鹰一样自在翱翔

2月3日,是正念修行的第一天,记录一下经历和感悟。

早晨泰宁湖畔的民宿醒来,吃完早饭后与实习生电话安排最近的工作。大约十一点半,吃过午饭后,便打车前往甘露别院。

到达别院后,进入山门便感受到这里的宁静氛围,别院坐落在大金湖旁,环境十分安静。

思考何为禅修

顺利办理入住后便四周转了一下,参观甘露别院建设展览馆、选佛场、静心图书馆等,处处都充满了禅意。

看到「正心正念 无我利他」的时候,想起在北京「无极教练禅院」学习的那段时间。

禅修笔记:像鹰一样自在翱翔

前天我在朋友圈说没有跟任何老师和机构学习过禅修,其实是我把禅修二字看得过于教条化了,想当然觉得真正的禅修就应该用足够长的时间打坐冥想,和文斌教练学习的那些日子,很多理念和练习,比如成为自己成就他人、无我利他的教练方式本身也是禅修。

禅修笔记:像鹰一样自在翱翔

下午两点半,参加了后厨备菜的义工活动,大家井然有序地切菜、分菜、洗菜,还有几个小孩子和外国友人也在参与,听小孩们随口便能说出“精进”这些词语,想来应该是父母带着一起修行的「禅二代」。

像鹰一样轻盈自在

备菜结束后,我独自到湖边散步,看到天空中有一只老鹰自由翱翔,它并不是靠拼命震动翅膀才得以飞翔,而是借助气流和轻轻振翅盘旋滑翔,几乎不需要费力,却能够飞得很高、很久,非常轻盈自在。

禅修笔记:像鹰一样自在翱翔

看着这一幕让我思考——如何才能在生活中找到这种轻盈而自在的状态?如何才能在不被焦虑裹挟的情况下,轻松地生活和工作?

我们把自己获得辛苦且疲惫,有些时候确实是「没苦硬吃」,什么样的活法能更轻盈自在地前行,这个问题我暂时没有很好的答案,但值得在这段时间里思考。

AI的正念抚慰

到了五点钟,跟着练习二十分钟八段锦,让身体充分放松。随后,享用了素食晚餐,虽然是素食,但味道十分可口。

禅修笔记:像鹰一样自在翱翔

六点钟参加了所在住宿楼的义工宣导会,介绍了义工的工作内容、注意事项等,我这周主要负责一些清洁工作。会议结束后,回房间休息眯了二十分钟,因为白天没午休,这二十分钟的短暂休息让我倍感精神恢复。

之后等到八点半,参与了大约半小时的身体扫描正念冥想活动。等待的过程中,我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和ChatGPT进行交流。

例如,我开始思考最近春节前后deepseek的爆火是个获取流量的好时机,自己却没有时间和精力跟进内容输出,担心会被落下。

AI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反馈:

AI的巨大浪潮不会在你7天缺席时就结束,行业还在高速推进,你随时能赶上。
禅修或静心对你之后的长期创造力和内在定力十分重要,一周的放下不代表你放弃,而是蓄力;别让焦虑破坏这段宝贵的修行时间。
你真正缺失的并不是一周,而是后续持续产出。一周内错失的只是极小碎片。周后,你带着更清晰的心态专注落地行动。

身体扫描

随后参加了晚上的身体扫描活动,在冥想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念头非常多。

这些大多数念头都与工作相关,我才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我的内心几乎被工作填满了。

然而,填满不等于高效,就像一个被充满空气的巨大气球,虽然占据了空间,其中并没有真正实在的内容。

我的思考远远多于实际行动,想法也多于产出。内心的空间被这些杂念撑满,就很难装下其他更有意义的东西。

其实停下来,把时间用来学习、锻炼、冥想,对工作也不会有负面的影响,反而会让工作更加高效,而不是持续不断地焦虑和忙碌。

否则除了睡眠时间,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担忧工作,这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我也看到平日的生活状态就像站在路边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跳上不同的“车”(念头/新想法),却从未意识到自己被带去了哪里。

我就像一辆高速奔驰的跑车,不断往前冲,未蹭给自己停下来喘息的时机。

而身体扫描的过程,通过呼吸让自己慢下来,觉察到这些念头,并在分心后重新回到当下。

正是因为停下来,才看见了自己的思绪是如何被各种念头填满的。

自我进化论

学习面对父母的老去

2024-10-17 0:22:00

自我进化论

彼得·德鲁克:如何提升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

2022-9-29 22:46:0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