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108 了解你的无知:从“应该”入手,倾听自己真正的心声

研究自身经历的难处在于,我们往往不了解自己的无知。我们有何无知之处?我们对真实的自己——也可以说是灵魂——缺乏了解。我们不了解自己在开创生活这件事上掌握着怎样的主导权,才总把矛头对准外界,而非内在。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出自我执。我们常常自认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应该走哪条路,但实际上只是我执在说话,告诉我们它认为什么最适合我们。盖瑞·祖卡夫(Gary Zukav)在《心智力》(The Seat of the Soul)一书中,把这个问题描述为人格的需求和灵魂的需求之间的斗争。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区分什么是源于我执,什么又是源于灵魂或本性呢?

“应该”一词就是一个关键指标,它表明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你的我执,而非灵魂。如果你的决定大多出于“应该”,那么指引你的未必是你真正的本性。你可能把做主的权力交给了任何“应该”的仲裁者——父母、伴侣、老师、宗教信仰、社会等。

另一种需要提防我执作祟的情形是,发现自己过于在意别人如何看待你。我执源于你对自身形象的认知,以及你对别人的某种眼光的执着——比如,在意你的名声。如果你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如果你需要别人看到你的好,如果你从不希望别人看到你的瑕疵,如果你非要拥有豪宅名车不可,那么忙于发号施令的就是你的我执。想要拥有好东西或者做个好人并没有错,但这是否会左右你的行为方式,破坏你内心的平静?你是否纠结于别人对你的看法和感觉?你是否因为在意别人的眼光,而去做些根本不想做的事?你的自我价值是否取决于外在环境?

确认我们行事的出发点是我执还是本性后,又该如何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无知呢——特别是如果我们根本不清楚无知的根源在哪里呢?发现自己的无知实际上是佛教教义中的一个深层观念,我们之所以受苦,是因为我们把幸福与否寄托在了外在事物上。我父亲经常谈到这点。发现自己的无知最需要的就是自觉和诚实,但即便我们还不具备全面的自觉,也是可以做到的。只需下决心真正去审视,那么该从哪里着手呢?

你可以从“应该”入手。倾听自己的心声,观察别人给了你一个“应该”遵从的选择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当妈妈让你回去过春节时,你觉得你“应该”回去。这个“应该”让你有何感受?是兴致勃勃?还是无言以对?要是你感到充满能量,那么这个“应该”就是你本性的表达,它并非一种“应该”,而是对你看重的东西的认可——阖家团圆、旅行等等。这是你发自真心的表达。但要是你感到沉重或压抑(哪怕只有一点点),那就值得细想了。你为什么一点不兴奋?为什么感觉沉重?好好分析一下!这么做或许无法改变已经决定之事,但可以找出原因,让你活得更清醒、更自由。它可以帮你弄清楚你究竟看重什么,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

“无知(ignorant)”这个英语单词本身也藏有线索,它的词根是“忽略(ignore)”。你在生活中忽略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一直挥之不去,你却一再回避?有什么感受三番五次卷土重来,你却压抑和否认?有什么模式在你的生活中反复上演?我认识一个人,他总跟我抱怨别人爱说他坏话,例如说他是两面派。他辩称自己绝非如此,这些都是流言蜚语,他搞不懂大家为何老这样说他。我无意判断真伪,我建议他问问自己:是否做过让人怀疑自己品行的事?这样他就能以看清自己为目的,真诚地探究一番,看看别人可能是如何看待某些事的,最终再决定自己是否需要做出改变。

当然,有些实质上有好处的事也带有“应该”二字,比如“应该吃得营养”“应该多加锻炼”。这类“应该”可能正符合你的需要,但或许因为你要么被迫去做,要么置若罔闻毫不上心,这些事对你来说感觉很沉重,因此依旧需要仔细审视。也许真正的问题并非饮食或锻炼本身,而是你的核心创伤,那些你一直忽略的创伤,让你不愿好好对待自己。

一直以来,我都会通过吃东西的方式来舒缓情绪。我一生都在努力改变这种模式。大概30多岁时,我隐约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然后我又责备了自己10年,但依然无法改变。食物成了我奖赏和惩罚自己的渠道,反抗和控制自己的渠道,也成了我获得安慰和快乐的渠道。而你又不能完全停止进食——食物是身体必不可少的补给!

光知道有这样的问题,并不足以让我找到解决办法,部分原因是我没有以好奇且开放的方式积极尝试解决问题。我承认这个问题的存在,但却不知所措,只能采取一些常见的对策——抱怨、自嘲、疯狂节食与一时兴起的锻炼。有时我会超重,有时觉得自己很差劲。但毫无疑问,我并未尝试去寻找问题的根源。我想,我也不算极度肥胖,吃点东西又怎么了?

如果有一件事大量消耗着你的心力和体力,那么无论是否有生理表现,这都是一个问题。置之不理的话,它会让你长期生活在和心中消极情绪的斗争之中。毕竟,只要你对自己诚实,就算不知道该怎么办,你也很清楚到底是什么在侵蚀你的心。

直至我到了40出头的年纪,有一天,我跟人提起父亲去世时的事。我和他们说起香港那场让我刻骨铭心的葬礼。当时我感觉非常混乱。成千上万的人站在街道两侧,各大新闻机构派来大量工作人员,还有众多粉丝在沿街哭泣。那是一场开棺瞻仰遗容的送别仪式,母亲、哥哥和我都按照中国的传统披麻戴孝。我们在无数摄影师和镜头的注视下,走到父亲的遗体前鞠躬行礼,然后于灵柩前席地而坐。我记得周遭的混乱如龙卷风一样将我围困,而我则呆呆地置身于风暴眼里。我表情木然,大概惊魂未定。毕竟,我只有4岁。

仪式结束后,有人和善地牵起我的手说:“走,我们去吃糖。”我仍记得自己当时的想法:“太好了!赶紧给我一些立马就能让我快乐的东西。”

就这样,年过40岁的我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自己饮食问题的一个起源。虽然这并非问题的全貌,但却足以让我了解困扰我一生的这个问题的原因。根源一直在那儿,我却没能联想起来,因为我没有真的用心去看。我一直在逃避父亲去世时的感受,而为了逃避那些感受,我没有看清这种自我破坏模式的真相。我的安全感包裹在一颗糖里(或者说一袋糖,如果你了解我的话),而我以前一直以为进食紊乱的问题只能靠强烈的自我否定来控制(专业提示:这种做法不可能真正治愈或解决任何问题)。

我每天都在不断地了解自己,改变旧有的观念,就像父亲一样。我越来越意识到那些被自己忽略或否认的东西。当学习的过程越来越快,内心的斗争便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温和。虽然发现自己用吃东西来自我安慰这一习惯的根源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却给了我一些探索的方向,让我知道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用心。一如父亲所言:

学习就是探索,探索我们无知的原因,探索我们的内在。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能力,睁开自己的眼睛,从而发现自身潜能,看清正在发生的事,找到扩展人生的途径,找到可行的方法帮助我们应对和成长。不要急于“解决”,相反,要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丰富你的理解,找出更多无知的原因。


本文整理自《像水一样吧,朋友:我从父亲李小龙身上获得的智慧、哲思和勇气》,作者李香凝

读书卡片

Card107 成为自己的勇气:从真实的反馈中面对自我否定

2023-1-10 8:47:30

读书卡片

Card109 打破沉默契约:不明说,别人怎么会懂

2023-1-12 8:40:2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