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我不怕练过一万种腿法的人,但我怕将一种腿法练过一万次的人。
你有何功夫?
功夫的字面意思指的是凭借刻苦训练得来的技艺。原本的含义与武术并无关联,但要成为武术大家则必须经受大量艰苦训练,几百年来这个词已变得与中国武术密不可分。换言之,在任何事上都可以练就一身好功夫:数学功夫、育儿功夫、演讲功夫。所以生活功夫,或者是只属于你的一套功夫也是存在的,只需多加练习。那么,你有何功夫,或者说你希望有什么功夫?
无论你有何功夫,参考李小龙自我发展的工具和练习方法,帮助你走出死胡同,照亮你前进的道路。它们能系统地帮你学以致用,从而磨炼出一个生机勃勃、专心致志的自己。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这样的你一直就隐藏在表象之下。一如李小龙向我们展示的那样,成长的第一步就是行动。
不能停下,不会停下
1968年3月27日。李小龙练习右手挥拳500次,左手250次,接着做了一系列腹部训练——7组抬腿、仰卧起坐和体侧屈。之后他又补了一套拳击训练——右手挥拳500次,左手250次。骑行2英里(7分钟),然后再次完成了一套右手的500次挥拳。晚上7:30,他又和黄锦铭(Ted)、赫伯(Herb)及一位叫戴夫(Dave)的人一起训练。昨天他也是如此——还和我母亲一起跑了1英里。我怎么知道的?都在他的日常安排中写着呢。
李小龙会记录他的训练过程,设定目标,为自身成长——无论是身体、心理还是精神上的成长——准备好备忘、练习方法和工具。要是没有专门的工具,他就会自创(或者请别人帮忙)。要是不确定什么方法有效,他会自己实验并追踪实验结果,直到找出最佳方案。他是个创造者,也是个发明家,既注重艺术又注重科学——俨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李小龙记录下自己的日常训练
下面这份清单并非毫无遗漏,而且本章探讨的工具主要讲究实用,那些宏大的存在性命题容后再议。你真正需要知道的一点是:如果你无意转变,不曾下定决心寻找自己的路,这些工具便了无用处。所以,采纳也好,不采纳也罢,路是你自己的。
工具一——锁定目标
1969年,李小龙写了一段文字,题为《我坚定的目标》。这是他手写的一张便签,文曰:
我,李小龙,要成为全美收入最高的东方巨星。作为回报,我会以演员的身份献上最精彩的表演,呈现一流的品质。从1970年开始,我将享誉世界,直至1980年底,坐拥千万资产。我要按我喜欢的方式生活,实现内心的和谐幸福。
这段文字下面有他的落款,日期是1969年1月。这是他正式设下的目标。当然,他尚未挣到千万资产便去世了,而他真正享誉世界也是1973年的事了,不过从那时起他便开始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并在1970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于香港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电影。总而言之,我认为他那几年干得相当出色。
目标清晰很重要,不仅因为这有助于我们果决地推进行动计划,更因为在遇到障碍时(一定会遇到的),你需要靠这种发自灵魂的强烈与清晰的目标,避免自己迷失在困境中,避免自己受周围人的影响而偏离轨道,他们虽是好心,但与你看法不一。清晰的目标能让你持续锁定。
目标清晰有时会事半功倍。如果你的心对这个梦想毫无感觉、毫无想象,那么它可能并非你的梦想,而是别人的梦想。你的梦想应该能够激励你、吸引你,它应该值得你将为之付出的所有努力和抗争,因为它是你的梦想。
工具二——采取行动
在李小龙办公室的墙上一直挂着一张海报。后来他去世了,那张海报就挂到了我哥哥的卧室里,那时我哥哥才十几岁。现在这张海报就挂在我办公室的墙上,每每看到,我都忍不住微笑。这张20世纪70年代的海报看上去只有黑白两色,画的是两只卡通秃鹫坐在一截枯枝上,俯瞰一片荒芜的沙漠。地上有一副牛骨架,方圆几里不见活物。海报中的一只秃鹫对另一只说:“耐心个鬼!我要去狩猎了!”
这张海报太有李小龙的风格了。虽然他相信耐心、温和与柔顺的力量(我们很快会说到这些),但他不是那种止步不前、浪费时间的人。他会尽其所能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如有必要采取额外措施,他就会去做。要是行动毫无成效,他也不会一直硬着头皮,继续做些无用功。在他看来,如果你自己能够实现,又何必要等那些可能永远也等不到的东西?而如果连试都不去试一下,你又如何知道自己不能实现?
李小龙的非凡之处正在于他是个真正的实干家。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梦想。事实上,他梦想远大,为之拼尽全力。他有句口头禅是:“做一个有行动力、实际的梦想家。”我们不必拘泥于“实际”一词,在这里它指的是你相信自己的梦想能够成真。对于李小龙来说,在20世纪70年代那个充满偏见的好莱坞里,成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华人男主角,就是一个实际的梦想。
开始行动。练习,实验,尽情尝试——只要态度端正。态度决定一切。李小龙曾说:“如果你认为一件事绝无可能,那就真的不可能。悲观会钝化你成功的工具。”糟糕的态度会拖累你,妨碍你取得成功。
你可以根据实验和反馈的结果,及时改变行动路线。毕竟,始终活在当下才能让我们立刻觉知前进的方向有误。但如果我们并未活在当下,并未保持觉知,还态度消极,就会继续迷茫散漫下去。没有明确的行动,离开了当下,我们就无法从决定采取的行动中收获应有的力量与信心。
记住,练习不会让我们变得完美,而是让我们变得更好。所以,不要执着于结果,坚持走下去就好。跌倒了,爬起来,从头再来。
“行动是培养自信的捷径。”李小龙如是说。做出一个微小的行动,让这个行动带给你信心,再让这份信心产生更多行动的能量——滔滔江水,源自融雪。
工具三——自我肯定
你也许听说过自我肯定——每天重复那些想让自己铭记在心的积极话语。李小龙也会进行自我肯定。他写过七种自我肯定,自成系统,帮助他在生活中培养理想的心智或情绪状态。他会把这些话写在记事本或便签簿里随身携带,每天不时拿出来翻阅。
以下是他的七种自我肯定:
- 记忆:头脑活跃、记忆敏锐至关重要,我要努力使自己的头脑变得活跃,有意识地把所有值得回顾的想法清晰地刻在脑海里,并与我时常想起的相关事项联系起来。
- 潜意识:为重构潜意识对我的意志力的影响,我要认真勾勒一幅清晰而明确的蓝图交予潜意识,说明我人生的主要目标和为实现主要目标而设下的所有次要目标。我将日复一日地回顾这张蓝图,使之不断出现在我的潜意识里!
- 想象力:要实现我的愿望需要周全的计划和设想,我将每天使用想象力来制订计划,从而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 情绪:持续意识到我有积极的情绪与消极的情绪,我要养成习惯,鼓励积极情绪的发展,以此帮助我将消极的情绪转化为有益的行动。
- 理性:认识到我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如不引导至最终目标,都可能变得危险。我要将自己所有的愿望、目的和目标,统统交由理性把握,跟随理性的指引去实现它们。
- 良知:情绪往往会因为过度热情而犯错,理性常常缺乏必不可少的温情,使我的判断无法兼顾公正与仁慈。因此我要以良知为向导,明辨是非。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我也绝不会对良知的决断置若罔闻。
- 意志力:意志力是我头脑中的最高法庭,凌驾其余所有部分。每天需要行动的动力时,我就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力。每天最少一次,我要养成将意志力付诸行动的习惯。
没错,李小龙,这个看似是世界上最自信的人,也需要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状态。或许这就是他如此自信的原因?他锻炼的不仅是自己的身体,还有意志、情绪及头脑的方方面面。他毫不怀疑自我暗示和积极框架的力量。他相信乐观是种信仰,需要有意识地练习和培养。
人们有时会怀疑自我肯定是否有用,感觉有些虚伪不实,好像在自欺欺人。不管你多么希望对自己说的那些话是真的,可内心始终半信半疑。然而自我肯定起效的关键在于(我敢说大部分事情都是如此)你在做这件事时的态度。这些自我肯定眼下虽并未成真,但与其怀疑,不如换种表述方式:它们只是尚未成真罢了。
自我肯定是你在潜意识里播下的种子,当你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些肯定时,种子就会生根发芽,进入你的意识之中。毕竟,真正驱动你性格和行为的是你的潜意识,所以我们希望启发它产生一些新想法,引导你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另一种获得自我肯定之力的方法是,用正在完成的表述方式把它们写下来,这样会显得更实际,更符合你的现状。所以不要写“我很强壮很健康”,而要写成“我每天都在努力变得健康强壮”。这样一来,你既能肯定自己的追求,也能真切地感觉到你和它之间的联系。
工具四——象征手法
李小龙没有文身,但也相信象征之物,他会在人生的重要时刻为自己的旅程设下路标。他会借用图腾——某些代表他人生历程的视觉图像或标志。还记得他设计的那个微型墓碑吗?他提醒自己昨日的李小龙已经死去,要以流动而富有表现力的方式重生:“深切缅怀一位被经典糟粕充斥和扭曲了的、不再流动之人。”
在人生的关键节点,李小龙还创造了其他标志,以具象的方式纪念自己的成长和观念的转变。他设计了一系列代表他成长之路的纪念牌,他称之为修炼阶段,稍后我们会深入讲解。他为截拳道设计了标志,并把它制作成了金吊坠,每天佩戴,还设计了相关纪念牌、信纸、卡片、证书,等等。他将那句鼓舞人心的“走下去!”写在卡片上,做成立牌,鼓励自己继续前进。
有时我们很容易灵光一闪,但转身就忘了要把它融入生活。灵光乍现的那一刻棒极了!感觉非常奇妙,你可能时常回味,但并不意味着你会去贯彻,积极地落实它们。而为你的灵感创造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象征标志,在某种程度上犹如做出了一个协定或声明,提醒自己每次看到这个标志都要想起自己的新想法。就像用佩戴婚戒来象征对伴侣的承诺一样,这么做也是为了提醒自己你对这些新道路的承诺。你是在为生活中那些积极的鼓励和回忆立下丰碑,让自己可以一次次地回到这里,始终对决心追求的事物充满激情。
如果你对做一个标志不感兴趣,可以考虑先暂时想点其他办法提醒自己,不必一定要煞有介事地在院子里立一个碑,做一个永久性文身或是设计纯金首饰。几年前有一阵子,我会在家里的一些显眼位置——浴室的镜子上、厨房、床边——贴上很多张便利贴,上面只写着一个词“存在”。意在提醒我自己尽可能地活在当下,不要活在自己的脑子里。对我来说,这就像一个小小的重置按钮,将我拉回此时此地,让我迅速体会到一种平静而清醒的感觉(只要家里还没着火)。
你还可以考虑创造一个仪式。仪式是确认自己从一种存在状态进入另一种存在状态的有形方式。有多种多样的仪式——火祭、花祭、净化等——你还可以自己创造。举行仪式的目的是要引起共鸣,所以无论是自创也好,听从建议也罢,只要对自己有意义就行。我做过焚烧的仪式,烧掉了上一段感情里我想放下的心情,或是特意写下自己的不良行为模式,然后烧掉那张纸。无论你会产生怎样的共鸣和感受,这么做都能强化你想要的转变,行动起来吧!用你觉得最好的方式鼓励自己,或有趣,或美丽,或特别,这样你就能与今后的人生旅途产生积极而切实的联系。
工具五——日记
李小龙笔耕不辍,而且形式多样。谢天谢地,他有这个习惯——若非如此,我们不可能对他的人生历程有这般深刻而清晰的认识。我们不可能知道他看重什么,他经历过什么,他的灵魂是怎样的。
李小龙的文章有一点很有意思,没有消极的长篇大论。并不是说他从不写他的烦恼,而是他写作的视角是这些事让他认识到自己怀揣着怎样的偏见——他透过烦恼进行写作。他的落脚点是希望自己或今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而不是耿耿于怀这些事有多“离谱”。
例如,他在香港声名鹊起后,开始切实看到名气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为了接近他,沾他的光,对他虚与委蛇;人们美化名人,丑化普通人。他在信中向朋友提到这些虚伪的做派,而这些见解也影响了他今后的行为。他从那些信得过的老友那儿获得安慰,并不信任满嘴承诺的人。他一直认为搬回香港只是暂时的,这些认识坚定了他想尽快返回洛杉矶的想法,在那儿他可以过更私密的生活。可惜,他匆匆去世,未及实现。
一本日记,乃至几张活页纸,都可以成为你发现自我的地方。我认为亲笔写下你的远大构想和计划是有力量的,但要是你更愿意在电脑上打字,那么我建议你在存档前,先为自己大声朗读一遍你所写的内容。这样就能在你与这些文字之间建立一种有意义的联结。不过无论你想怎么写,我都希望你能用写作的方式给予自己支持。利用写作规划那些积极的想法——你想要什么、重视什么、相信什么、渴望什么,以及正在学习、探索和梦想什么。了解什么对你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打造你梦想的蓝图。向自己提问,并尽力回答。我曾记录梦境来寻找线索,我曾罗列并阐述过我的价值观,我曾在纸上思考过宇宙的本质。李小龙写过一篇题为《我的历程》的文章,这篇文章他打过很多遍草稿,文中详细阐述了他看重的事物,稍后我会深入讲讲这篇文章。如果你不知道该从哪里下笔,书籍里和网络上都有帮助你入门的内容。
有时,清空一下大脑很有用。当你纠结于许多有害的想法时,在纸上一吐为快大有裨益。大胆试试吧。但宣泄过后,就该抛诸脑后。烧掉、撕掉,不要揪着不放,翻来覆去地想。你可能觉得有必要把这些保存下来,以便日后看看自己取得了多少进展。但要是你真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你自会知晓。你会感受到不同——更平静、更专注、更踏实。你不需要重温过去来鼓励现在的自己。放开过去,继续前进!
你可以积极地追踪自己的进步。你可以不带情绪地、客观地记录是什么在考验你的耐心。在此重申一遍李小龙以前说过的一句话:“专注于你想要的东西,别想那些你不要的东西。”追踪你的实验,记录你的发现。写一本田野日记、梦想日记、洞察日记、创意日记、目标日记,不过不要保留一堆于你无用的垃圾。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工具六——锻炼身体
李小龙是位武术家。习武就是他锻炼身体的特殊方式。不管你认同与否,你也需要锻炼身体。不是为了当一个运动员或者减重十斤,而是要接触你的身体,了解身体的感觉,让你灵魂的容器日益强健。毕竟,身、心、灵三位一体。
锻炼身体也是一种有目的地打破自身平衡的艺术,好让自己体会到一些不适,进而有所成长、有所超越。李小龙曾言:“平衡,多多少少是种休憩。而行动则是一种打破平衡的艺术或方法,让自己不断前进、学习和成长。”
我们要理解平衡之道,不仅是精神上的平衡,还有身体上的平衡。我们要感受不平衡,然后重回平衡,这就是你每次运动时的体验。即便你所做的只是留意自己的身体如何在空间中移动,只是专注于如何才能更有力或更轻松地运动,甚至既有力又轻松,你也是在感觉你的身体,参与锻炼。
当然,锻炼还有很多别的好处:分泌内啡肽、增强力量、加强柔韧度、收获自信等等。
活动身体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以一种安全的方式去感受。哪怕只是做些稍有强度的运动,你也可以感受到训练的不适,感受到有意制造的痛苦,并学着接纳。你可以用身体去突破一些内心的界线。你可以学会如何与自己合作,不再对抗。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自我探索工具。
你的身体是何形态?有何需要?注意你身体的疼痛。它们想告诉你什么?了解你的身体及其感觉,这样一旦它出了什么问题,你就能立刻得知。这将增强并调节你的直觉,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而倾听身体要说的话,还有利于保持健康。
本着与身体交流的原则,为自己构思一套锻炼方案。可以像李小龙那样健身,也可以像我一样做些温和的运动。我现在会跳舞、做拉伸、散步、跑步、打沙袋和徒步。无论你打算怎么做,都要问问你的身体它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不要害怕,稍微强迫一下自己,培养你对不适的忍耐力。这其中蕴含的智慧与成长将超乎你的想象。
拥抱过程
在跨出舒适区、将梦想付诸行动的过程中,你会遭遇恐惧和自我怀疑。而采取行动实现目标之人与放弃梦想半途而废之人的区别在于,实干家能够怀揣着恐惧、自我怀疑和不适坚持下去。
这些工具并不是为了让你活得更轻松——起码一开始不是这样。渴望“轻松”往往令人安于现状。“轻松”让人变得无知、懒惰、习以为常和畏首畏尾,因为我们不希望生活得太过辛苦、祸福难测,因为我们害怕未知带来的不安,害怕内心阴暗面可能会冒出的负面感觉。
缺少方法,所有的目标都是幻想。世上没有抵达终点的方法,有的只是方法。而我就是方法。我就是我自己的起点,一切结束时,我所得到的也只是我自己。你可以采用一套系统的方法锻炼和修行,但永远别想靠一套方法来应对生活。生活是过程,不是目标;是方法,不是终点;是持续的运动,不是固定的模式。
我喜欢这句:“我就是方法。”我就是过程。我是终有一天会结束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现在,不是“有朝一日”,不是“如果当初”,不是“等到那时”。我就是自己的生活之道。我就是自己人生的开创者。我就是自己的生活工具。我的身心灵都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朝着我想做的、想相信的、想拓展的方向发展。所以,请把生活当作你自己的生活来过。因为它原本就是你的。
所以,开始行动吧。不必非要等到想通所有问题才能开始。有时,为了找到想要的答案,你必须先行动起来。你可能需要创造性地打造一个自己的工具,尝试一些自以为永远不会相信的东西,比如能量治疗、佛法修行或草药医术。还有一些人有着需要解开的心结,足以令人望而却步。是时候去行动、去学习、去创造、去践行自己说过的话了。别多说了,行动吧。
世上很多人会理智地谈论他们五花八门的构想。他们夸夸其谈,却从不落实,从未兑现。
记住,你就是方法。你的人生就是一个探索和成长的过程。李小龙相信:
投石入湖,水面就会激起层层涟漪,随后一圈圈地荡漾开去,直至溢满整个湖面。这正是我将我的想法付诸明确的行动方案后的情形。
相信你自己,相信这个过程,开始吧。
本文整理自《像水一样吧,朋友:我从父亲李小龙身上获得的智慧、哲思和勇气》,作者李香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