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个人的工作成熟度会随着工作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一旦下属的工作成熟度有波动,你对他的“最佳管理风格”也必须随之变动。
一个管理者最主要的职责,便是激发下属的最佳表现。假设我们已经了解是哪些事情在左右下属工作的动力,接下来的问题是: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最佳管理风格?有没有什么管理技巧能打遍天下无敌手?
已经有太多人想尽办法想找到最佳的管理风格。如果我们回头看看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每个时代流行的管理风格,其实和当时的激励理论有极大的关系。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关工作的概念极为简单——老板告诉员工做些什么,如果他们照着做就有钱拿,不照办就会被炒鱿鱼。因此,当时的管理风格非常简明且层级清楚:有一群人专门发号施令,而另外一群人只管多做事少开口。
20世纪50年代,管理理论趋于人性化,管理学者认为应该有比较“仁厚”的方法让员工努力工作,因此管理风格也随之改变。时至今日,大学里研究行为科学的科系有如雨后春笋,有关的激励和管理理论也不再是纸上谈兵,大部分理论都需经过严密控制的实验证明。但令人惊讶的是,即使较早建立起的管理理论多半靠直觉,后来的实证科学也并没有办法将它们推翻,或是证实某种管理风格确实较其他的更胜一筹。研究学者似乎必须给出没有所谓最佳管理风格的定论。
在英特尔,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经常轮调,以增加对他们的锻炼。虽然轮调部门的背景及工作内容通常极为类似,但最后的产出经常有较大的差异。有些管理者及部门的产能总是较高,另一些则不然。但轮调管理者后的结果却常令我们惊讶。
轮调的结果显示,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各部门,都无法一直维持高产出或低产出,而总是会有高潮和低潮。显而易见,高产出是某些管理者及某些部门的特定组合带来的结果。事实上,这也证明没有任何一种管理风格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
环境不同,表现不同
有些行为科学学者认为,有一种变量能告诉我们在不同状况下的最佳管理风格。这个变量被称为“工作成熟度”(task-relevantmaturity,TRM),这个指标涵盖了下属是否为成就导向、是否能承担责任、他们的教育背景、受过什么训练以及以往的工作经验等。除此之外,以上所到的每一点都应以他们手边的工作结果来评判。
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可能在某件事上有很高的工作成熟度,但在另一件事上则犹如初出茅庐。
举个例子。我们曾将一个超级业务经理调到工厂管理整个厂务。这两项工作的职责范围相差不大,但在业务调动之后,这个管理者的绩效显著降低,而且开始出现无力负荷的迹象。
虽然他个人的成熟度并没有改变,但他在这项新任务上的工作成熟度却非常低——由于环境、工作内容及任务的改变。他得很快学会处理这些状况,他的工作成熟度才会逐渐增加。
于是不用多久,这位经理的绩效又能重新达到以前的标准——这是当初我们提升他的原因。这个过程有些令人始料未及,但显然,我们将这位经理个人的能力与他的工作成熟度混为一谈了。
同理,一个人在某种程度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下,可能有很高的工作成熟度,但一旦这个工作的复杂性增加,或是工作内容突然改变,他的工作成熟度就会下降。这有点儿像一个人在乡间小路开了好几年车,现在突然要他开上拥挤的高速公路一样。虽然开的还是同一辆车,但他对驾车任务的成熟度却近乎跌至谷底。
随成熟度改变管理风格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随着工作成熟度的改变,管理风格也必须随之改变。
明确地说,当工作成熟度低时,最有效的管理方法是提供明确且详细的指示,在这种情形下,上司要告诉下属该做什么、何时完成、如何着手。换句话说,这时要采用非常有组织的领导作风。
随着下属的工作成熟度渐增,最有效的领导方式也由组织化转为沟通、情绪上的支持与鼓励;相较于下属手上的工作,管理者应花更多的心思在这个下属身上。
随着工作成熟度越来越高,管理风格也会一再改变。在更成熟的阶段,管理者对下属的干涉也应该进一步降低,主要管理目标应聚焦在确定下属的努力方向是否合乎部门的需求上。
然而,不管工作成熟度落在哪一个阶段,管理者都应当随时且适度地监督下属的工作,以避免任何突发状况。
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上司持续督导下属的工作才叫授权,反之则是渎职。有关不同程度的工作成熟度及其对应的领导风格请见下表。
下属的工作成熟度及对应的有效领导风格
下属的工作成熟度是决定有效管理风格的基本变量。在此我必须要特别提醒:不要草率地做出价值判断,以为组织化的管理风格不如强调双向沟通的管理。你在思考管理风格以及真正执行时,不要让“唱白脸”或“唱红脸”成为影响决策的因素。千万记得:我们真正在意的是效率。
生命成熟度
这套理论事实上和与孩子关系的发展极为相仿。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的管教风格也会因孩子的“生命成熟度”或孩子的年龄而改变。
当孩子还满地爬或刚学走路时,父母必须告诉他什么碰得,什么碰不得。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不懂他想玩的古董花瓶价值连城,但他知道什么叫“不行”。当他渐渐长大,开始凭他的直觉做事时,父母会鼓励他独立行事,但有时还是要插手保护他,不让他受到伤害。
举例来说,父母可能会建议小孩把三轮车换成两轮的自行车,但他们通常不会直接交给孩子一辆自行车让他去跌去撞。他们会陪着孩子在巷子里或操场上练习,并且再三叮咛要注意交通安全。随着孩子越来越成熟,父母会逐渐减少耳提面命的次数。
接着,在孩子能够骑自行车上街时,父母会变得不再啰唆。最后,当孩子的生命成熟度足够高的时候,他可能会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此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再次改变,父母只是在一旁注视孩子的生活。而一旦孩子所处的环境产生巨变,他的生命成熟度又不足以应对时(例如他在学校有几门考试不及格),父母的管教风格可能就要回到之前的阶段。
虽然双亲(或是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在从组织化向双向沟通及旁观注视转变,但掌控孩子(或下属)行为的组织化程度其实并没有改变。
十几岁的孩子知道骑自行车上高速公路很危险,父母便不再需要为此事唠唠叨叨。因此,父母的管教风格从行为上的控制变为思想上的指引。
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如果父母(或管理者)在早期便灌输给孩子(或下属)正确的行事准则,之后这个孩子做的决策通常也比较能符合父母的期望。事实上,如果希望管理风格能够从组织化向旁观监督转变,那么先建立起共同的行事准则及决定优先级等,绝对能让企业一体运作的价值观达到期望。
没有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一个组织很容易陷入混乱并失去目标。因此,传播此共同价值观的责任,又结结实实地落在管理者的身上。他终究要为下属的产出负责。
同时,如果无法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管理者也不可能有效授权。我曾经有个同事,他非常喜欢任用新人来处理他原有的部分工作,而他自己则可以处理一些新的任务。但通常这些新下属都没办法把事情处理好。我的同事对这种情况的反应是:“他必须在错误中学习!”但问题是新人的学费是客户在负担。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大错特错!管理者必须负责教导其下属,而非由其他人(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的客户)来做这件事。
管理风格与管理杠杆
基于现实理由,身为管理者,我们必须赶快提高下属的工作成熟度。如果能对一个具有高工作成熟度的员工施以适当的管理,将会比采用高度组织化的管理风格省很多时间。以外,一旦员工了解了组织的运营价值观,又具有较高的工作成熟度时,主管便可以开始分权,进而提高自身的管理杠杆率。
最后,当员工的工作成熟度达到顶点的时候,管理者基本上就完成了培训,这时他工作的动力将主要来自内在的自我实现动力——这是一个管理者尽全力追求的目标。
我们在之前已经提到,一个人的工作成熟度会随着工作环境改变。当下属的工作成熟度有波动时,你对他最有效的管理风格也必须随之变动。
让我们以战地驻扎的部队为例,刚开始驻扎时可能并没有什么战事,指挥官因此有机会了解他的每一个士兵,并且和他们维持着不太正式的关系。只要他们每天按时操练,这个指挥官就可以在办公室休息。因为整个部队已经有了很高的工作成熟度,上级的督导工作因而大大减少。
但若有一天敌军突然出现,面对枪林弹雨,这个指挥官的管理风格马上发生了180度大转变,变为极具组织化且以任务为导向,他狂吼着向每一个士兵下达命令,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时间和方法也都列得清清楚楚,还要求他们重复一遍。如果过了一阵子,敌军还在继续进攻,而部队又没有转移阵地,士兵们在战斗这件事上的新工作成熟度将再度提高,长官就不用再大吼大叫了。
换个角度来看,管理者是否能以双向沟通及双向了解的管理方式来管理下属,主要取决于时间因素。虽然我们都知道理论上督导旁观的方法最具生产力,但在现实中,我们要费好大劲才能到达那个阶段。而且即使员工的工作成熟度提高到可以让上级在一旁督导的水平,一旦环境改变,这个管理者很可能又得不厌其烦地耳提面命。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精明的管理者不应该用这种耳提面命的管理方式,因而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想出来管管的时候,局面已经不可收拾。身为管理者,你应该努力消除这种偏见。管理风格并没有优劣之分,但重要的是应基于员工的工作成熟度来决定采用哪一种管理风格以提高效率。这也是研究人员找不到一种最佳的管理方法的原因,因为随着工作环境的不同,它可能每日甚至每时每刻都在改变。
好经理难当
判定下属的工作成熟度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即使这个管理者知道下属的工作成熟度,他的管理风格也经常取决于他个人的偏好,而非逻辑上的思考。比如,当一个管理者觉得下属的工作成熟度是中度时,他在现实中的管理风格可能就会趋向于组织化或是旁观督导。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通常不是管得太多就是管得太少,很难恰到好处。
管理者对自己的认知则是另一个问题。通常我们都把自己看成很会沟通或很能授权的人,但下属常常不这么认为。我曾经找了一群管理者及他们的上司对这个论点做验证。我分别问这群管理者他们上司的管理风格,然后再问这些上司认为自己的管理风格是什么。结果大约有90%的上司认为自己比下属认为的更擅长沟通及授权。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部分原因在于管理者多半自以为很能放手让下属去做,另一个原因则是上司给下属“建议”时,下属常将其当成“命令”,因此在理解上产生了误差。
曾有一个管理者告诉我,他和他的上司之间肯定是双向沟通,因为他们经常一起喝酒。错了!社交活动和管理上的沟通有很大的差别。管理上的沟通是对下属工作的关心与参与。工作以外的称兄道弟也许有助于此,但两者不应混为一谈。
我就曾经认识这样一个人,他和他的上司每年都会一起到一个偏远的地方钓一个星期的鱼。但是在钓鱼时他们从来不讨论工作上的事情——他们彼此都觉得工作不在聊天的范围内。而且很奇怪的是,他们的友谊并没有因此加深,他们的工作关系也依旧十分疏远。
这让我不禁要再谈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到底上司和下属之间的友谊对工作关系有没有助益?有一群管理者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他们从来不打算和下属发展出除了工作以外的关系。
事实上上司和下属之间的友谊对工作关系有利有弊。如果下属是你的好友,你们很容易进展到有效的双向沟通的阶段,但如果现实要求你们回到“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的组织化阶段,可能就会产生问题。命令朋友做这做那并不是件让人愉快的事。我已经看过好些类似的例子:有的是两人的友谊就此彻底告吹;也有的由于私交甚笃,所以下属觉得上司其实是为他着想,所以愿意听命行事。
每个人都要好好想想,到底什么是专业风范,自己是否做得到?最好的测试方法是假设你必须对你朋友的绩效做很严苛的评估,这时如果你觉得胃不舒服甚至想吐,就说明你最好不要在办公室里交朋友。
但如果你依旧呼吸顺畅没有任何胸口发闷的症状,那么你在办公室建立的友谊较有可能增进你和下属的工作关系。
本文整理自《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作者安迪·格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