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只想着安稳,却错过了机会,仿佛怕生多于怕死。——詹姆斯·伯恩斯
一个小孩如果早上醒来发现眼前的东西和平时的不一样,就会害怕,因为他畏惧陌生的东西。同样,每晚睡觉的地方突然间不一样了,你感觉每样东西看起来和你都那么格格不入,不由得心慌起来。而当你凝神静气地仔细观察,发现周围环境并没有大的改变时,你才松了一口气,感觉自己不应该那么惊慌。可见,为了跟恐惧和平共处,我们必须更仔细地观察才行。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一直抱持着一种观念,即畏惧是一个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去消灭掉的“敌人”。但是我要说的是,畏惧其实也是一些人的朋友,畏惧传达的潜意识信息往往对人很有帮助。畏惧让你意识到危险和问题,要求你站出来,找到解决它的办法。或许你在某个方面有所欠缺,而畏惧的出现就是要提醒你,你应该想办法去解决它。把畏惧当成帮助你获得成功的警钟,它说:“如果你在这种情况下不认真听我的话,你就过不上你想要的生活。”如果我们从不害怕,那就意味着我们从来没有冒过险。心里会害怕就表示某件对于你很重要的事情正在发生,对吧?我们必须深入发掘自己内心的感受,仔细聆听畏惧要告诉我们什么。一旦做到这点,你就有能力找到办法,并采取行动来对抗畏惧。
我们越是试图消灭畏惧,畏惧感就越强。如果一个人总是习惯以最坏的结果去想事情,畏惧感就会经常出现。某个人是真的怕蛇,还是怕被蛇咬?某个人是真的怕高楼,还是怕从高楼上掉下去?某个人是真的怕冒险做生意,还是怕生意失败带来挫败感?其实说到底,大家都只是害怕面对自己想象出来的那些不好的结果。你可以提出三个问题:
- 1.“在这里,我真正怕的是什么?”不要只是想:“我很怕。”
- 2.“对于这件事,我要怎么做才能改变自己的看法?要让这件事对我的生活有所帮助,我必须有怎样的信念,才能克服畏惧?只有克服了这种畏惧,才能得到我想要的结果,这种说法我相信吗?”
- 3.“我要怎么做才能采取行动并获得成长?”
这是一个深入提问的过程,不是勉强接受。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成长,并超越自身的期望。假设你和别人约好了,星期一下午三点要去某个地方。到了星期一,你洗完澡发现已经两点四十了,错过了公交车。你害怕会迟到,于是你叫了出租车;因为害怕迟到,你告诉自己下次应该要提早做好准备。这种事例很常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遇事只是害怕而没有采取行动去改变,那就永远不会取得进步。因此,不要抗拒畏惧!
你为什么要克服畏惧?你必须提供足够的理由,这样克服恐惧才有意义。每次感到害怕的时候,你就要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自己有充足的理由。给自己充足的理由,你就不会感到那么害怕了;再次遇到它,你就知道该怎样克服了。这个方法很有效。
本文整理自《不丧》,作者丹尼尔·奇迪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