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主动创造专注的意思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事上,这也正是我要告诉你们的好消息:专注力是可创造的!当然,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 明确的任务;
- 任务具有挑战性,但又不会要求过高;
- 避免干扰。
第一步:创造有吸引力的任务
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一个明确的任务和目标:这是创造专注首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为什么它这么重要呢?
总是有一大堆的东西为获得我们的关注而互相斗争。它们乱哄哄地围绕着我们,就像光源附近的蚊子一样,并且试图确立自己的地位,以便给我们四处游走的精神创造一个目标。在争夺我们“被动注意”的斗争中,它们都想要得到最好的被关注位置。
我们必须主动采取措施来加以应对——我们需要一个目标,它要能像磁铁一样吸引我们的思想和脑力,同时能阻止注意力四处游走寻找其他刺激。也就是说,一个明确的目标所具备的吸引力是指它能使我们的思想(至少暂时性地)对其他刺激变得不敏感,使我们能够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任务越明确,吸引力就越强。
我几乎每天都能在工作中感受到这一点:对于我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否有明确的认识,会使目标具有不同的吸引力。比如说,我想在某个周三上午进行客户关系维护,那我就会在日历上写道:“客户关系维护。”到晚上我常常会发现,自己在这一天中和两位客户打了电话,剩下的时间不知道怎么就过去了,我做了很多事——只可惜这些并不是我想要完成的事情。
如果我在日历上写“9点至10点半:给10位客户打电话”并且把这10位客户列在一张表中放在桌子上,那么我在10点半左右给8位客户打完电话的可能性就很大了。目标越明确、对目标的定位越清楚,其吸引力就越大。这一份附有10位客户姓名的表格能让我清楚地了解到我想要完成什么任务,这样,其他的诱惑就很难分散我的注意力,因为图像给大脑留下的印象要比话语或概念强至少十倍。
简单来说,图像会引起大脑中蛋白质分子的产生,从而增强我们的脑电波活动。当我们对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有着清醒的认识时,它就会像磁铁一样富有吸引力,我们也就会有充沛的精力去完成这件事情。是我们脑中的这些图像决定了我们能做到什么。
第二步:设置任务质量
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难:你的大脑会被吸引住的。
专注的第二个前提和任务质量的设定有关。这个前提就像是内燃机一样:内燃机在一定的转数范围内有一个最佳的能量转换效率,也就是说,在消耗最少的情况下输出最大的功率。高于或者低于这个范围都会造成能量转换效率降低,消耗增加。把这一点运用到我们的大脑上,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 任务不能太难,否则我们会有太大压力。我们的身体会分泌出更多的肾上腺素,这是一种会阻碍思考的激素。我们会更难应付本来就已经很困难的任务,并且完全不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相反,我们会感到沮丧。这是我们的大脑所不喜欢的,它会去寻找能给它带来更多乐趣的东西——我们的注意力就是这样被分散的!
- 同时,任务也不能太简单,否则也可能会造成注意力的缺失。如果大脑感觉要求过低,那么它不会长时间满足于现状,而是会给自己寻找更有趣的事情,于是我们的精神便开始四处游走,最后要么找到一个新的、足够刺激的外部诱惑,要么开始做白日梦。相反,如果大脑被完全占用的话,那它就没有闲工夫顾及其他刺激了。
大脑的接受能力对于专注力而言也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就有研究表明,在一定时间段内,大脑只能接受和处理有限数量的新信息,接着专注力效率就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低。因此,影响专注程度的不仅是任务的难度,还有数量。
你需要思考:
- 在哪些事情上你因为要求过高而难以集中注意力?
- 在哪些事情上你因为要求过低而觉得事情很无聊?
第三步:避免干扰
专注的第三个条件也是对今天的人而言最重要的条件:尽可能排除所有的干扰以及会导致我们分神的刺激,不仅是外部的(通信工具和同事,我在这里只列举出了最重要的),还有内部的(担忧、害怕、白日梦),当然也并非从根本上永久性地排除,只是一段时间而已。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不会束手无策地任由干扰摆布。我们常常可以用相对简单的方式来应对这些干扰,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能力是可以训练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保持专注并加以练习,我们其实只需不断创造集中注意力的时段即可。因为这一机制似乎也会反向运行:经常集中注意力的人慢慢地反倒会更容易变得注意力不集中。
本文整理自《专注力:如何高效做事》,作者马尔科·冯•明希豪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