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设定的目标往往是模糊的,但具体的目标会极大地增加我们成功的可能性。
例如,你今天早上匆忙地设定了个人目标,列出了下面这个清单:
- 健身
- 回家后停止工作
- 在适当的时间上床睡觉
这些模糊的目标如何才能将它们变得具体、容易坚持呢?
首先,设定这些目标时,应该考虑它们的效能有多大。它们肯定比什么都不做更有效能。研究发现,即使是这样模糊的目标,你完成目标的成功率也可以提升20%~30%。因此,幸运的话,你可以完成清单中的两三个目标。还不错!
不过,设定的目标越具体,带来的益处越大,你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
彼得·戈尔维策(Peter Gollwitzer)是目标学领域最著名的贡献者之一。他最大的贡献是开创性地研究了设定目标以及目标具体化的重要性。在一项研究中,戈尔维策和他的同事薇罗妮卡·布兰兹塔特(Veronika Brandstätter)让参与者设定一个目标,在圣诞节假期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比如,完成学期论文、租到新的公寓、调解恋人间的矛盾。
有些学生设定的是模糊目标,而有些设定的是戈尔维策所说的“实操目标”(implementation intention)。他对这个术语的解释是:“为你希望完成的目标以及如何完成制订非常详细的计划。根据我的研究,目标是需要计划的,最佳的计划包括时间、地点以及迈向目标的具体行动。”
换言之,如果某个学生的模糊计划是“圣诞假期租到新公寓”,那么,他的“实操目标”就可能是:“圣诞节前的几个星期,我要在‘克雷格列表’网站上寻找公寓,给三个公寓业主发送电子邮件。”
比较一下戈尔维策和布兰兹塔特研究中的两组参与者,你会从中发现有趣的地方。设定“实操目标”的那组学生,目标完成率高达62%。
没有设定“实操目标”的那组学生的表现就要糟糕得多:他们平常的目标完成率为1/3
——而当时的完成率仅为22%。这个结果(在后续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证明)真是令人吃惊。设定具体的目标,成功率会提升2~3倍。
请记住这一点。现在,我们将开始的三个模糊目标改为“实操目标”:
- “健身”改为“安排时间,午休时去健身”;
- “回家后停止工作”改为“将工作电话设置为飞行模式,将工作用的电脑放在另一个房间,整个晚上都抛开工作”;
- “在适当的时间上床睡觉”改为“将睡觉闹铃设为晚上10点,闹铃响后就准备睡觉”。
同习惯一样,“实操目标”也具有强大的力量。开启某个习惯后,你的大脑主要靠自动模式完成剩余的行为序列。一旦你为某个“实操目标”制订了实施方案,受到情境信号的激发——午休时间来临、劳累一天后下班回到家、睡觉闹铃响起——你就会下意识地行动起来,去完成你的目标。你几乎不费任何力气,就可启动你的目标。正如戈尔维策和布兰兹塔特所言:“行动会变得迅速、高效,不需要意识自觉。”换言之,我们开始自动地采取行动,迈向最初的目标。
设定具体的目标,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你必须真正在意你的目标。对你而言不是特别重要的目标、你放弃很久的目标,将它们设定为“实操目标”,效果就不会太好。
第二,容易实现的目标不必设定得太具体。提前决定何时实施任务,其对于困难任务的重要性,要远大于简单的任务。如果周末你的目标是至少健身一次,就不必设定健身的具体时间。不过,如果你想完成更有挑战性的任务(比如,星期六在饭店吃饭时绝不吃甜品),就有必要设定更为具体的目标。看见甜品菜单时礼貌地拒绝,然后点一杯不含糖的咖啡犒劳自己——提前做好这样的计划,你就可以将原本模糊的目标变得更加具体。
本文整理自克里斯·贝利 的《专注力:心流的惊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