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d92 改善自信的4个工具:详细记录准备工作并标记你所取得的成就
什么是自信心 即使在最高级别的运动中,自信也被认为是获得成功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运动员经常提到高度自信的必要性。成功或失败会影响自信的高低,因此会让自信本身变得脆弱。以网球运动员诺瓦克·德约科维奇(Novak Djokovic)为例,他是17次大满贯冠军。当他赢得202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时,他已经保持了13场连胜的战绩。他说: 我知道我在场上感觉很好。当然,当你赢了那么多场比赛时,它会让…... -
Card91 优势档案:了解你的核心品质现状和提升方向
优势规划是运动心理学家在接受运动员早期咨询时使用的一种工具。它是一个价值连城的自我发现的练习,有助于运动员反思要在运动项目中取得成功,自己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诺埃尔在运动员和他的学生身上都使用了这种工具。对于运动员,诺埃尔要求他们不仅要反思心理品质,而且还要反思身体素质、技术技能、战术意识和生活方式(如睡眠和营养)等。反思这些品质有助于运动员提高自我意识,决定他们需要培养哪些品质,制定改进的目标和…... -
Card90 嫁一个好人!金钱并非婚姻的“特效药”
中国有句俗语,“贫贱夫妻百事哀”。对于收入比较低的夫妻来讲,金钱对婚姻质量的影响的确比较大。然而,在家庭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之后,金钱对婚姻质量的影响就明显地消失了。甚至还有研究发现,收入的增加反而与社会压力和社会孤独感的增加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因此,金钱对于人们婚姻质量的影响好像也不是那么大。 同样的结论也适用于人生刚刚起步的年轻人的婚姻。他们的经济收入在刚开始对婚姻质量必然会有一些影响,但是,…... -
Card89 财富幻象:“渴望”不等于“喜欢”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有只狐狸特别想吃葡萄藤上熟透了的葡萄,于是它跳起来去摘,但它跳得不够高;再跳起来,还是够不着;再跳起来……狐狸试了又试,最终也没有成功摘到葡萄。最后,它决定放弃,一边走一边说:“我敢肯定,葡萄是酸的。” 狐狸下意识地接受了自己并不是特别想吃到葡萄的想法,于是它便能够“心安理得”地离开。这就是著名的心理防御机制——“酸葡萄心理”的由来。 现代心理学研…... -
Card88 避免好心办坏事,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
我们无法预料其他想帮忙的人什么时候会出乎预料地提供一些建议,或者打断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而我们可能并不想或不能接受这样的帮助。坐在后排座椅上的人不断地指挥司机开车的行为,就是日常经常发生的“不请自来”的帮助。 做好接受帮助或者提供帮助的准备是指你必须扪心自问,搞清楚在什么条件下你愿意主动提供、给予或接受帮助。这就引出了我们的第一个原则。 原则1:只有当给予者和接受者都做好准备时,帮助才会有效 技巧…... -
Card87 十句话描述理想人生,为你的大脑重新编程
摆脱恐慌焦虑症的最佳方案是运用双重策略。一方面通过模式中断快速阻断恐慌感,另一方面是建立新的神经元联结,由此铲除恐惧产生的土壤,防止已经克服的恐慌感重新萌芽。 对于建立新的神经元联结,有效的方法是“十句法”正向思维训练。这种方法其实只是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你渴望拥有的理想人生是什么样的?”绝大多数人不能马上给出答案。如果换一个问法,问他们想摆脱生活中的哪些难题时,他们却往往能滔滔不绝说上半天…... -
Card86 个人权利账单:发现自我天生就有的权力和自由
作为孩子,甚至作为成人时,我们都有可能被别人看作是只有极少甚至毫无权利的人。我们可能也会相信自己是没有权利的。我们也会以这种假设来过日子。 当我们疗愈真我时,便可以组合自己的个人“权利账单”。相信每个人都拥有下述每一项权利或更多。健康的界限能帮我们规划自己的权利,相应地,知道我们拥有这些权利能够反过来增强我们的界限。 1)在生存以外,我有丰富多彩的人生选择。 2)我有权探索和了解自己的内在小孩。 …... -
Card85 不原谅也没关系:我能原谅自己多少,就能原谅别人多少
在疗愈社群和许多疗愈学说中,有很多具有羞辱性、危险性而且不准确的关于原谅的“指导”,它们教导人们必须做到彻底而永久的原谅才能康复。许多创伤性家庭的幸存者就被这种简单化的、非黑即白的建议伤害了。 不幸的是,有些人接受了这一建议,去原谅那些他们还没有充分哀悼的虐待行为、那些仍在发生的虐待行为,以及那些永远不该被原谅的令人发指的虐待行为,这些人往往会发现自己的疗愈工作毫无进展。 事实上,当人过早地在认知…... -
Card84 击退内在批判:应对14种常见内在批判者的攻击
受创伤的孩子急切地想要缓解被遗弃的焦虑和抑郁,但受内在批判者驱使的他只会挑自己的毛病。在这个过程中,内在批判者变得越来越恶毒,最终将父母说的“你是个坏孩子”转换为第一人称的“我是个坏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自我贬低变得越发严重:“我 真失败。我真可怜……真坏……真丑……没有价值……愚蠢……有缺陷。”孩子认同了内在批判者。于是超我战胜了自我,孩子正在形成的自我意识(健康的自我)失去了发展的空间。 以…... -
Card83 走出童年情绪记忆:管理情绪闪回的13个实用步骤
情绪闪回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强烈的退行,也被称为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它会使人闪回到童年被遗弃时难以承受的感觉状态中。 情绪闪回的常见体验包括:感觉自身渺小、脆弱和无助;感觉一切都非常困难,感觉生活非常可怕;展现自己让你感到极度恐慌和脆弱;你的能量似乎耗尽了;在最糟糕的闪回中,你会觉得世界末日马上就要来临了。一旦困于闪回中,恐惧、羞愧或抑郁便会几乎占据你的整个内心。 陷于闪回中…... -
Card82 完整的人:我们都住在一座四层公寓中
我们的心智是很复杂的,因此,要想管理心智,我们需要借助简单易行的工具。探索心智的“四层公寓”,从身体、情绪、思考到灵性,拾级而上,实现心智跃迁,应对压力过载与精神内耗。 第一层:身体 第一层是决定你是谁的根基,是不断行动和感知着的哺乳动物身体。身体需要食物,需要睡眠,需要活动、跳舞和玩耍,需要性爱,需要听音乐。它需要存在于自然状态之中。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人们常常忽略或忽视生活中的这些方面,…... -
Card81 放下全能自恋:修炼包容心的关键是不把自己当做世界的中心
愤怒的人通常会将发生的事情视为是在针对自己,并认为可能遭到他人的批评。比如,在商店里有人不跟我们说话,我们就认为对方不喜欢自己,而事实上,他们不跟我们说话,可能是因为他们很害羞,或正在操心别的事情。同样,如果有人看了我们一眼,我们可能认为,他觉得我是个傻子。但事实上,这个人有可能只是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并没有任何特殊的想法。 我们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世界并不会围着你打转,有时候,事情根本就与你无关。…... -
Card80 不找借口:摆脱内在的逃避和弯弯绕绕,在行动中拿到结果
爱找借口者也称为推卸责任者,他们为承担责任的恐惧所困,通常表现为害怕追究责任,或者害怕出错。 因为害怕别人把矛头指向自己,爱找借口者总是不断地寻找借口,把他们不能做或不得不如此的原因,归咎为其他人或其他事。 这些理由和解释经常看起来有理有据、合情合理,致使人们有时候很难确定,爱找借口者实际上是在转移责任、逃避指责。 爱找借口者极为擅长将人们的注意力从他们身上和应受的处罚上移开,转向其他人或情况上。…... -
Card79 冒名顶替者综合征:自我怀疑是不断打碎自己的根源
自我怀疑者往往被一种深刻且时常不易察觉的不安全感所困扰,他们最担心自己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常常表现为害怕自己不够好,无论这个“好”是指足够聪明、足够有才能、学历足够高、足够漂亮、足够强壮、足够会说话、足够酷,还是其他。 由于自我怀疑者经常担心自己是不是够格或有能力,他们可能会因为内心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想法而裹足不前。 在自我怀疑者耳边,似乎不断地有一个声音低语,“你做不到”“你没有能力”或“凭什么…... -
Card78 找到你真正的朋友:和那些会让你变得更好的人在一起
如果你和鸡混一起,你就会学鸡叫,然而如果你和老鹰在一起,你就会懂得飞翔。——史蒂夫·马拉波利(Steve Maraboli) 你身边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作家兼企业家吉姆·罗恩(Jim Rohn)曾经说过,我们身边最亲近的5个人的平均水平,会成为我们自身的水平。这句话或许有点言过其实,但事实上,无论我们意识到与否,我们的友谊和亲情关系确实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找到属于你…... -
Card77 用火车学对话:提高对话技能的视觉策略
人们在一起对话,就像是一列火车。 火车和铁路对于对话及其组成部分而言是非常恰当的喻体:火车头就像问候语,它们牵引火车前行;货车车厢就像一轮言来语去,你每次对话怎么也得有几轮;转辙器将一列火车从一条轨道转移到另一条轨道上,就像两个人转向一个新话题一样;“脱轨”的对话就像一列脱轨的火车。而守车是火车的最后一节(至少在过去是这样的),人们需要以正确的方式结束对话并说再见。 第1节 开启对话 火车头能发动…... -
Card76 学会宽恕:原谅他人的过错,不等于遗忘和纵容
假如有人伤害了你,你可能想要发泄愤怒。尤其在你无法反击时,愤怒可能会变得极端。为什么不能寻求报复?为什么要原谅那些背叛我们的人?存在这样的质疑是合理的,而答案关乎一个重要的事实:原谅糟糕的行为,不等于遗忘或纵容此类行为。 有人可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抚平旧伤能给予掌控权,避免情绪的可耻暴露,我们将这种情绪的表露视为一种软弱无能。我们甚至会幻想着,某天去伤害那些令我们受伤的人,而达到报复的目的,并为此…... -
Card75 放弃过剩的责任感:无论你做到什么程度,都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大多数成年人都有责任感:按时支付账单、准点上班、记得刷牙等,但有些人责任感更重,将他人的幸福视为己任。我们有时候可能会过度揽责,认为自己有必要让他人明白自身的错误,并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存在这种过度揽责的倾向,在他人感觉悲伤时,我们会觉得自己有义务让对方高兴起来;如果有人不高兴,我们觉得自己有义务让对方平静下来;如果两个人无法好好相处,我们就觉得有责任帮助他们理解对方的观点;如果有人受到伤…... -
Card74 15条心灵排毒清单:看见内在抗拒,重构你与世界的关系
如果说我们在学习照顾自己的身体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在照顾自己的心灵方面,我们差得就更远了。我们的大脑构建我们的体验,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改变和转换我们的视角,这些因素完全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我们却没有意识到。不过,你可以做一些事情来给你的心灵排毒,重新洗牌,把过去的事一笔勾销。 要知道,情绪的毒性产生于心理上的抗拒。 与其抑制一种情绪,强迫自己保持另一种情绪,不如试着完全接纳当下的一切感受…... -
Card73 度过情绪的雨天:恢复情绪平衡的6个步骤
我们的情绪调节方式部分是习得的,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的性格。尽管基本行为模式的建立从出生起便开始了,但这个过程会延续一辈子。因此,即便是成年人,仍然可以重新建立有效的调节系统。 想做到这点,当然不是通过听几句金句,或者学一些放松技巧就能达成的。当我们的情绪调节风格趋向顽固与僵化,想要有深层且持久的改变,就得清楚地意识到情绪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会控制、回避或直接忽视自己的情绪,并认为如果不这样做,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