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d112 再见小麦肚:创造一种健康美味的无小麦生活
我们经常听到“多吃健康谷物”的建议,但实际上,从疲劳到关节炎,从肠胃不适到肥胖,你的健康问题都是由每天所吃的面包、面条、饼干、蛋糕导致的。有充足的科学研究表明,小麦是肥胖和众多疾病的根源,不吃小麦能减轻甚至完全消除这些症状。 小麦能够深入影响几乎身体的每个器官,从肠、肺、心、甲状腺一直到大脑。食用小麦对人体的负面影响有: 食欲大增,使人发胖(尤其是内脏脂肪堆积); 血糖飙升,产生更多引起疾病和衰老…... -
Card111 12周大脑锻炼计划:你在任何年龄都能塑造更敏锐的大脑
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它可以通过你的经历和习惯重新连接和重塑自己,而这些改造可以在仅仅12周的计划内完成。这就像锻炼身体其他部分的肌肉一样。 每天都按照计划做,争取一次能有一点儿改变。你不必精准地遵循这个计划,尽己所能在接下来的12周里,力求每周都至少养成一个新习惯。 在这12周的过程中,你将实现5个重要的支柱目标: 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多运动,在生活中形成有规律的健身习惯。 通过学习和挑战你的思维,…... -
Card110 情绪敏感的人如何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让心流常驻
积极心理学家把“心流”定义为“最佳的意识状态,觉知到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心流的概念在人文哲学与灵性信仰中早已存在,许多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以及努力寻求理想生活的人都秉持此念。心流是“心身归位”(being in the zone)的合一状态。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他著名的TED演讲“心流,幸福之秘诀”中,把心流描绘成一种狂喜的感受。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都支持:心流状态是生产力、创造力…... -
Card109 打破沉默契约:不明说,别人怎么会懂
你现在正开始一份新的工作。刚开始时你对工作抱有很高的预期。你工作努力,绞尽脑汁地为公司想出各种奇妙的点子,表现极其出色。按道理,公司很快就会给你大幅加薪,对吧?可事实呢?你发现你的老板脾气暴躁,你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安抚他。而且他还任人唯亲,喜欢提拔自己喜欢的员工,而非工作能力最强的员工。 你竭尽全力配合团队工作,但你内心真正渴望的是去挑战更难的工作,坐进更大的办公室,拿到更多的薪水。所以你开始问…... -
Card108 了解你的无知:从“应该”入手,倾听自己真正的心声
研究自身经历的难处在于,我们往往不了解自己的无知。我们有何无知之处?我们对真实的自己——也可以说是灵魂——缺乏了解。我们不了解自己在开创生活这件事上掌握着怎样的主导权,才总把矛头对准外界,而非内在。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出自我执。我们常常自认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应该走哪条路,但实际上只是我执在说话,告诉我们它认为什么最适合我们。盖瑞·祖卡夫(Gary Zukav)在《心智力》(The Seat of t…... -
Card107 成为自己的勇气:从真实的反馈中面对自我否定
你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入,你面对别人的不同意见时就会越坚强。你越了解自己,就越能应对羞耻感。 我们的自我意识都有大大小小的缺陷,没有人会收到别人对他们所有方面的真切反应。通过更好地了解自己,你会慢慢弥补自我意识中本以为不存在的缺陷。现在开始关注自己,并找到童年时代欠缺的反应为时不晚。你对别人对你的看法了解得越少,就越容易产生令你烦恼的幻想。了解得越多,你对自己的生活就越有掌控力,在社交场合就越有自信。…... -
Card106 拥抱恰如其分的完美,勇于直面生活的缺憾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对卓越的追求和自卑的感觉(不要和自卑情结混淆)其实不是一种病态的状态,而是追求自我成长的表现,根植在每个个体身上。对卓越的追求和自卑感都是发展的跳板。 依照阿德勒的理论,我们永远不会对当下的状况感到满意,总是在追求进一步发展。在他晚期的作品《自卑与超越》(又名《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里,他写道:“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就是人的特点。”按照阿德勒所说,我们的自卑感…... -
Card105 打破勇气的边界,把人生当做你的游乐场
当我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有食物、住所和衣服,并且没有掠食者追赶我们时——我们会做什么?我们会玩儿。 游戏是人类经验进化的部分。孩童时期,我们凭借直觉轻松地做到这一点,长大成人后,我们常忘记了如何玩耍。 恐惧或压力占据了我们的生活。玩儿,往往是首先被关闭或遗忘的。随着我们肩上的责任越来越多,我们中的许多人忘记了如何玩耍,如何轻松面对生活。我们忘记了生活就像一个大型游乐场,我们找了很多借口来解释为…... -
Card104 宽恕的习惯:以开放的心灵和心态来生活
实践宽恕的习惯,需要开明而积极的思维方式——勇于冒险,超越我们受到的伤害和环境灌输给我们的恐惧。如果生命中缺乏宽恕,就会阻碍我们大胆而勇敢地生活,而这种生活则奠基在这样的认识之上:我们各不相同,但都被赋予了充分的创造才能,可以贡献给这个世界。拒绝自我宽恕限制了我们的能力,让我们无法为生命贡献出无人能及的想象力。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我们才去考虑宽恕别人。 就像爱的某些其他习惯,实现宽恕需要长时间地不断…... -
Card103 践行慷慨:你在整个人生中所做的全部祈祷就是「谢谢」二字
恐惧可能导致我们在生活中仅仅关注自己,让我们渴望得到祝福,而不是将祝福给予他人。我们发现自己不能随缘放下,凡事做最坏打算,缺乏安全感,做事缺乏思考,或者没有采取足够的行动。毫不奇怪,在日常生活的恐惧中,在令人恐惧的文化枷锁下,许多人都在艰难地努力,试图敞开心灵,变得慷慨大方。 只要相信宇宙最终是仁慈的,我们就能摆脱对匮乏挥之不去的恐惧。我们可以怀着感恩之心生活,对待他人。自觉践行慷慨的习惯,将有助…... -
Card102 克服自我怀疑的魔障
自我怀疑意味着对自身能力的摇摆不定、犹豫不决和不确定。这说明我们对自己本身、自己的能力和决定不够自信。这也可能是件好事——它有助于我们通过追问来确定自己的能力。但如果放任它走向极端,这种不确定性就可能让我们错失良机或者浪费才能。我们迷恋比较和排名的这种文化本能,可能导致许多颇有前途的大器晚成者在自我怀疑中纠结。 坚守我们无法达到(或者我们自己选择那些无法实现)的标准,会让我们更易于贬低自己独一无二…... -
Card101 如何安排假期前后的工作,享受不受工作打扰的愉快假日
想象一下,休假结束,你精力充沛,准备开工。结果刚坐下就发现,今天第一场视频会议半小时前已经开始。瞥了一眼邮箱,看到352封未读邮件。桌上堆满文件,日程表上是一件接一件的安排,并且你还错过了和一个重要客户的见面。午餐时间,你只能急匆匆地在办公室吃个三明治,心里想着要是没去休假就好了。 是不是很沮丧?这种沮丧太常见了。休假回来的第一周可能是全年压力最大的一周。 我有一套简单巧妙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Card100 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5分钟冥想训练大脑,增强意志力
如果叫你说出一件最需要意志力的事,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大的考验莫过于抵制诱惑,抵制来自甜点可乐、香烟、促销或是游戏的诱惑。人们嘴里说“我毫无意志力”,通常是指“当我的嘴巴、肚子、心里或是全身上下都想要的时候,我没法‘说不’。”没错,这就是“我不要”的力量。 “说不”属于意志力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毕竟,“说不”是全世界的拖延症患者和宅男宅女最喜欢的两个字。实际上,对…... -
Card99 致理性大脑的一封信
嗨,理性大脑: 最近过得怎么样?家人还好吗?你搞定好工作了吗? 哦,等一下。不好意思,我忘记了,我根本不在乎。 看,我知道感性大脑正在胡闹:也许是毁了一段重要的关系,也许是在深夜刷手机停不下来,也许是一直拖延。我知道你希望自己对一些事有控制权,却无法做到。我还能想到,有时候,这一切都让你失去了希望。 但是,听着,理性大脑,还记得你为什么非常讨厌感性大脑吗?因为它那些渴望和冲动,因为它那糟糕的决策能…... -
Card98 成为完整的人:摆脱“总有一天我会快乐”的念头
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过往,只有针对自身情况进行检视,才能找到伤害过我们的东西。我们必须消除在童年时代接受的错误观念和不必要的自我限制,才能最终获得自由。 但是,并非所有的误解和限制都是个人造成的。如今世界上最大的集体错觉,就是对“如何找到幸福”的误解。 以下是关于幸福的四个错误说法: 存在一个叫作幸福的地方; 幸福就在未来; 如果你抓紧时间,如果你努力工作,如果你领先于其他所有人,那么你就可以得到…... -
Card97 最关键的断舍离:重新思考和清理人际关系
我曾谈过“折返人生,唯有扬弃”。其实,与人的交往同样如此。对于那些“待在一起就要小心翼翼”的人,以及那些“光是说句话心里就不舒服”的人,自己与他们的来往也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我们想愉快地享受生活,不想把珍贵的时光浪费在令人身心疲倦的社交上。人际关系比物品更难放弃,所以这其实是一次让我们重新审视人际关系的宝贵机会。 人际关系的断舍离需要谨慎地思考每种关系。这时候,我们需要考量的就是与人来往的“距离”…... -
Card96 直面你的悲伤:用悲伤反应清单减轻你的痛苦
“悲伤反应清单”是一个让你好好认识自己的悲伤的工具: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应对的?当时那个情况被怎样的情绪所笼罩? 弄明白你的内在正在发生什么样的悲伤,它感觉起来是怎样的,这很重要。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用手把它稳稳地“接住”,而不让它一不小心就滑进成年累月的“回避”和“否认”的模式中。 悲伤远胜于一些同样让人感到沉重的情绪。当我们失去在乎的某人或某事时,我们的身心会透过各种方式向我们发出信号。正如作…... -
Card95 如何提升专注力:让忙碌的思维平静下来,「灼穿」生活中的要事
无论何时,只要你想有所成就,睁大眼睛、集中精力,确保自己确切地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没有人能闭着眼睛命中目标。——保罗 科埃略 有的人在学习方面表现得好似超级英雄,有的人却从未发现他们在学习方面的超能力,这两类人之间有何不同之处?在大部分情况下,后者的问题出在注意力无法集中上。我敢肯定,在你的一生中,很多时候你都能紧紧地锁定一项任务:也许是写一份对你而言非常重要的报告;也许是与你喜爱的导师共同参加一…... -
Card94 设定目标的原则:开放性目标能提高表现水平,减少压力感
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贝恩德·海因里希(Bernd Heinrich)因在大黄蜂如何分享食物、彼此没有亲缘关系的乌鸦如何交流等方面的研究而闻名。然而,在我们看来,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一个无法被人们证明的理论。 通常,我们的问题不在于设定目标。做做白日梦既轻松又有趣。许多人会发现,通过持续努力来实现这些目标要比设定目标困难得多。我们将看到,运动员一开始就在设定目标、专注于目标、坚持正确的方向等方面抢…... -
Card93 建立信心的关键:抛开积极的肯定,改变你与畏惧的关系
每一次角色转换,我们都会经历从自信满满到信心不足的过程,感到自己无比脆弱。自信就像你为自己建造的一个家。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你就要建造一个新的家园。但你并不是从零开始,每一次踏入未知的领域,尝试新的事物,你都会感到脆弱,也会犯错,但克服它们之后,你又会重新拥有自信。 我们能开始新的篇章,就证明我们可以应对艰难的挑战。我们带着勇气一次又一次地实现自我飞跃,就像表演空中飞人的演员,每次松开一条秋千索,再…...